资源资源简介:
2017秋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课《天路》ppt课件1
* “天路”—青藏铁路 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以其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紫外线强烈,常年积雪,气候复杂而著称于世。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然而10万大军经过5年征战,从格尔木到拉萨行程1097里,一条“堪与长城媲美”的铁路横亘“世界屋脊”,一种可与唐古拉山比高的精神耸立心间!在“世界屋脊”的“生命禁区”,建设者克服许多常人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挑战生理、心理极限,努力攻克“永久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以敢于超越前人的智慧和勇气,建成了青藏铁路这一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 “天路”—青藏铁路 在崇山峻岭之间 辛勤忙碌的建筑工人 他们需要氧气瓶才能呼吸 但他们不是在做手术 天路的开拓者 7月1日11时20分许,由拉萨发出的“藏2”次庆典列车通过拉萨河特大桥。 海拔4600多米、全长11.7公里的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长桥的清水河特大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 青藏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土区里程达550公里。 海拔4600多米、全长11.7公里的号称青藏铁路第一长桥的清水河特大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 青藏铁路第一长桥--清水河特大桥飞架于昆仑雪山下。 雄伟的玉珠峰脚下的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两旁绿草茂盛 铁龙横跨长江源头 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雪域铁龙列车呼啸着带给这片神秘土地以遥远的问候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 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清水河特大桥 2001年的春天,青藏铁路正在紧张的建设中,以创作《走进新时代》而闻名全国的北京著名曲作家印青和另外一位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在火热的土地上,在藏族同胞的家里,两位词曲作家在对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的采访中发现:只要一谈起青藏铁路,人们都非常激动,他们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而不叫铁路。一位叫拉姆的藏族老阿妈激动地对两位词曲作家说:“青藏铁路是共产党为我们藏族人民修的天路!多少年来,我们西藏人民就一直渴望能有一条通往远方的路,这条路可以带我们走出贫穷,走出落后,走向富裕,走向北京。”老阿妈的一席话,让两位词曲作家的心情非常激动。几天之后,经过几十次的反复修改,一首专门歌颂青藏铁路的歌曲《天路》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