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2017语文S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两首》(敕勒歌)ppt课件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注 释 译文: 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周围升起紫色的云烟。从远处望去,山前的瀑布就像挂在那里的一块白布,从高高的山上飞流而下,不由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了下来。 疑:不是真有银河从天上落下来,而是诗人想象出来的,所以用上“疑”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离奇的想象,大胆夸张的语言,正是李白诗词的特有风格,所以他被世人称为“诗仙”。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一、从“疑”说起 二、古诗中的虚数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大多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落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望庐山瀑布》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望庐山瀑布》 拓展阅读:描写瀑布的诗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拓展阅读:李白诗选 * 古 诗 两 首 敕 勒 歌 北朝民歌 导 入 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同样在古代也流传着一首明朗豪爽的草原民歌,它更是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唱出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大草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直到今天它的旋律依旧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读文感悟 1.这首民歌写了哪些景物?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这首民歌描写了山、天、原野、风、牛羊等景物。 作者站在原野之中。 2.哪些词语表现了敕勒川辽阔雄伟的气魄?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苍苍,茫茫。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浪, 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翻 译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青山如黛、苍茫美丽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辽阔。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用敕勒族人民游牧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一顶巨大的圆顶毡制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赏 析 最后三句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天苍苍,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草原上水草茂盛和牛羊肥壮的景象。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语言简练质朴,明白如话,音调雄壮,意境开阔,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全诗仅用寥寥27个字,就勾勒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山川势壮,原野辽阔,牧草丰茂,牛羊繁盛,表达了人们热爱祖国,热爱乡土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这首民歌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抒写了敕勒族人赞美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草原的豪情。 主 旨 望 庐 山 瀑 布 李白 借助字典,理解词句,再放声朗读几遍古诗,标出不懂的地方。 香炉 紫烟 直下 瀑布 九天 庐山 词语学习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诗人。他的诗歌具有丰富的想象,运用大胆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屈原之后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被人们称为“诗仙”。 作者简介 zǐyān 日照香炉生紫烟, yáo 遥看瀑布挂前川。 chǐ 飞流直下三千尺, yí 疑是银河落九天。 lú pù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