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试谈小学自然课教改实验发展的趋势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7 07:54:14   

  

  1981年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小学自然课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发展到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全面改革。这一改革引起了教师教育观念上的更新,初步改变了封闭的教育思想,从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到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能力和良好品格。这样,不仅提高了自然课的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要更加重视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力求能总结一些新经验,提出一些新见解,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下面根据目前自然课的教改实际,就今后教改发展的趋势,谈谈一些初浅的看法,请大家指正。

一、 由单科改革向整体化改革发展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按照小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要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等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阅读、表达、计算的基本能力和一些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学习举和习惯,发展思考和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美的情趣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见国家教委教学计划小组制定的九年制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可见,作为一个小学毕业生,不仅在智育方面,而且在德育、体育、美育诸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这样一些要求的实现,是要靠各科教学、多样化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多种渠道不定期完成的。这一点已为单科改革的事实所证明。例如,大连市西岗区水仙小学从一年级开设了自然课,经过抽测,三年级学生在知识、动手能力等方面,相当于本校六年级水平。是不是由引得出三年级自然课的水平已达到小学毕业程度的结论呢?我认为,不能这样说。因为各个学科的知识、能力,不是靠一个学科所能解决的,其他各方面的教育跟不上来,就会受到知识经验的局限性。因此,尽管学完某一科所规定的内容,在理解和掌握上也有差距。在语文、数学的改革中也出现这一问题。北京市幸福小学马芯兰同志曾就一科独进问题请教过董纯才同志,董老告诉她,要进行整体改革。辽宁省大连市实验小学先搞单科改革,而后发展到各科同步综合改革,从而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前不久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会的同志,到该校听取汇报后,对一这作法表示称赞。可见,单科改革促进各科全面改革,进而促使学校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改革方向发展。

二、 由小学中、高年级开设自然课向各年级全面开设自然课的方向发展

  小学低年级要不要开设自然课?能不能开设自然课?这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对小学一年级开设自然课,1981年以前,有不少人说:“孩子年龄小,不识字,又缺乏知识经验,接受不了。”经过几年来的实验证明,小学一年级设自然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事实说明,凡是从一年级设课的学校经过早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学生的知识面宽了,动手能力强了,而且促进了语文等学科质量的提高。汉族小学如此,蒙族小学、朝鲜族小学也都如此,因而普遍受到学生、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欢迎。如辽宁省实验小学在开设自然课三年后,征求了二百八十七名学生家长的意见,除一名家长有不同意见外,其余二百八十六名都表示同意,认为:“不仅好得很,而且有深远意义。”上海市教育局、北京市教育学院的教改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

  对从一年级开设自然课,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起步较早。如日本设有“理科”,法国设有“科学与技术”,学习的课时数都多于我国。《苏联普通学校标准教学计划》规定,一、二年级开设“认识周围世界课”,三至五年级设自然课。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在最近几年开设了具有自然内容的新课程。

  根据上述事实可以看到,今后小学教育阶段,从一年级开设自然课是可行的,国家教委教学计划小组制定的九年制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也这样安排,因此,小学各年级开设自然课是今后教改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 教改实验向与教育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我们进行自然课教改实验的目的,最根本的是探索小学自然课的教学规律,也就是说,探求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客观的必然的稳定而普遍的联系。这就必须把教改实验活动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统一起来。这一点也是1958年到1959年的教育革命活动中吸取的教训。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实验工作,两者统一就两全齐美,两者脱离就两败俱伤。

  两者结合,并不是所有搞自然课教改实验的教师都能立即做到的。教师水平有高低差别,经验有多有少,教学能力有强有弱,搞实践的时间有长有短,客观条件如此不同,因此统一要求也是办不到的。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分为若干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参加教改实验时间较长,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教学水平较高,有一定研究能力的少数教师,可以把教改实验与教育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从实践上理论上探索研究问题,第二个层次,参加教改时间不长,经验不多的教师,应在现有教改实验的基础上对已研究的问题放在教改实验中验证、补充、修改,并向纵深探索,使问题有所扩充、发展。第三个层次,刚刚搞教改实验的同志,先掌握实验的指导思想和方法,熟悉教改现状,逐步积累经验。当前的问题是,很多教师还没有感到教学改革的需要,还没有动起来。河南省新乡市心理学会杜兴骥、杜希敏同志关于《城市小学教师心理需要的调查研究》材料说明,目前正在进行教改实验或教育科学研究的人数,只占调查人数的9.3%;还有21%的教师,有教改工作能力,但还没感到需要,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自然课向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用统一整体的功能来影响教育学生的方向发展

  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必须以物理、化学、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生理、进化、遗传变异)、天文、地学、气象等方面的知识为依据。因此,自然课客观上包含着各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正如有人比喻的那样,知识间象网孔与网孔间的关联。我们说:自然课是学科多内容的综合知识课,道理也在于此。那么自然课与语文、数学、音乐、思想品德课程,是否也是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联系呢?我们知道,知识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的各个领域是相互关联的,各科教学之间,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反映在教学内容之中,如语文、数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学习大自然的事物,有许多要数量化的统计,离不开数学知识;自然课中引导学生接触千姿百态的大千世界,自然景色的美,陶冶了学生的心灵,培养着审美情操,自然课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形成科学观和心理素质,都有着重要作用。这种联系也反映在课堂组织形式和方法之中。例如,“合课”的形式,就是联系的一种。总之,在自然课的教改实验过程中,使我们认识到自然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科学整体化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随着教改的深入发展,我相信必将引起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使学生不仅掌握学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而且掌握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外在联系,把知识既分为部分,又综合为整体,促使各科知识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更重要的是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联系起来,用整体功能教育学生,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因此,自然课教师,就不能只有专业知识和只考虑自然课教学,还要懂得和掌握小学语文、数学、音乐、图画等方面的一般内容、任务和要求,以及当前教育形势、科技发展的信息。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