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当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两种截然不同的课堂评价取向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7 07:38:11   

  

  某小学的数学课正在进行。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某人从家到工厂,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成什么比例?老师期待得出的正确答案是:成反比例。然而一名男同学的回答却出乎意料。他认为不一定成反比例,理由是:从家到工厂可以有很多条路走,如果走一条弯路,即使自行车的速度很快,也会花很长时间。如果抄近路,即使速度比走弯路慢,所用时间也可能比走弯路短。显然,学生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由于老师没有对该题的前提条件作出明确的说明,如果该老师循循善诱,既可以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也不难导出正确的结论。然而,老师的评语却令人感到莫名其妙:“谁要是说不成反比例,谁的脑袋就长包了。”另一名男同学紧接着附和说:“对,是脑袋积水!”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那名发言的男同学难过得哭起来。一堂本应上得很好的课就这样给毁了。在某一英语课堂上,一名女同学因回答不出老师提问的单词,就被老师这样训斥道:“坐下,笨蛋!连个单词都记不住,回家好好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课堂上,当学生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回答问题或回答错误时,大致有两种评价取向,一种是消极的评价取向,如上述事例那样,老师用讽刺、挖苦、责骂的评价语句对学生的回答全面否定。另一种是积极的评价取向,即用柔性的分析的话语指出错误所在及出错的原因,同时肯定正确的部分并予以鼓励。比如同样是面对学生的错误回答,采用积极评价取向的老师往往会这样说:“回答得很有趣,动了脑筋。不过要是按照给定的条件会怎样呢?”“没关系,再好好想想”,“想好了再补充”,“听听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见解”等等。这样的回答既明确无误地使学生知道该回答是错误的,同时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求知欲,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积极的评价语言是抚慰学生稚嫩心田的春风,运用得当能够有力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创造欲望。从积极评价的角度看,即使是错误的回答也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如果处理得当,错误也会发挥积极作用。积极的评价为什么有这样巨大的作用呢?这是因为,积极的评价是建立在人本主义教育对人的主体充分尊重基础之上的,按照这一教育理念,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平等的,作为主体,他们拥有同样的人格尊严。这是实施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体制导致的一个直接恶果就是,教育者忘记了上述前提,不是把受教育者看做活生生的人,而是把他们当做简单的知识容器。否定性的消极的课堂评价是这种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突出表现。如果加以分类,消极的课堂评语大致有这样几种:其一,咒语式课堂评语。这种评语是一种诅咒,如上引事例的第一种。其二,谩骂式课堂评语,如上引事例第二种。这种评语虽不如骂街那样泼辣,但往往能够画龙点睛,令被骂者无地自容。其三,反讽式课堂评语。这种评语是反话正说,坏话好说。被评者虽未伤及皮肉,却会受内伤。这三种课堂评语的一个共同点是,都不把受教育者当做活生生的人看。在这样的课堂上,当然谈不上正常的师生交流。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否定性的消极的课堂评语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

  当代著名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说过,“人是生物机体,一切生物机体都要犯错误”。在现实生活中,出错与改错都是极为正常的现象,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消极的课堂评价不能容忍学生回答错误,实际上是在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适应这种评价长大的人,在精神上必然会患上侏儒症。教师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一句得体的温暖人心的评语足以令人铭记终生;反之,一句刺痛人心的带有侮辱性的评语也足以给人留下永久的心灵创伤。因此,为人师者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

(作者通讯地址:邮编121000,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中教部)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阅览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