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生物教学探索

来源:不详  作者:作者__  更新时间:2005-11-18 10:53:49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性的知识和科技正在迅速更新,这就对教育提出了一个如何才能不落伍的严峻问题,而解决问题的举措之一就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跟得上时代,才能推动社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适应社会的思想和心理,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大大地提高,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地提高,特别是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这样就容易在任何时候实现自我更新。而创造才能则是高素质人才的最重要特征。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时代赋予人民教师的重任,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教师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抓好课堂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基本思维形式,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抓好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从思维应用的材料来分);抓好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从思维的逻辑性来分);抓好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思维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的新颖程度来分);抓好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根据思维的信息量及质量来划分)。这些思维形式往往是交错起作用的。创造性思维既是由多种思维组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就不能只进行某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

  1、抓好悬疑探索式教学方法的设计

  善于质疑问难是开始创造的第一步,教师在课堂中不但要注意设计好能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也要注意营造一个利于学生质疑问难的氛围。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设疑指导 — 阅读思考 — 共同分析 — 简要总结”的教学方法。我进行了“三先三后”教学方法的探索:根据计算机屏幕展示的问题和提供的材料,先由学生闯关思考,后由教师开导思路;先由学生发表见解,后由教师整理、提高;先由学生进行条块分析,探索问题,归纳要点,后由师生概括、小结。有些章节,我则让学生在阅读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再共同分析这些问题。我还将学生日常所提的具有独特见解的特别是与知识和科技发展有关方面的问题登记造册,深入分析,并鼓励、表扬有关学生。长期这样做,可培养学生深入探索问题的创造意识。

  2、引导学生创造性想象

  想象孕育着创造,而悬疑是想象的先驱。例如,提出“鸟类为什么会飞?给人缚上双翅能不能飞?”“五颜六色的蝴蝶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可把学生引入想象的情景,逐步探究问题的答案。

  3、突出运用比较区别法教学,培养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和方法。

  在生物教材中,不管是植物、动物、人体解剖生理、细胞学,还是遗传、进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很多都可以用比较区别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五点区别”,“脊椎动物五纲在形态、结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生殖发育等方面的区别”,“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等很多内容都可以用比较区别的方法教学。重要的是要突出学生思维分析的过程,教师千万不要包办。长期有目的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比较区别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注意启动学生思维,不断训练,逐步提高学生思维质量。

  例如,引导学生分析“动脉血和静脉血为什么会互相转变?为什么体静脉流的是静脉血,而肺静脉流的却是动脉血?”和“为什么在光合作用总反应式的反应条件中,应写‘叶绿体’而不应写‘叶绿素’?”等一系列问题,既可以使学生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也可从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师在进行试题评析时,不但要解决在试题中所发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复习的方法和提高自学水平。在试题评析中,我指导学生突出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找出易出错、多出错的问题;二是找出出错的原因; 三是找出解决每个问题的关键。

  5、利用好非智力因素,有效地培养智力因素。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巧设悬念,引发兴趣,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采用提问、设问、反问、分组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联系实际的生动有趣的举例、比喻,通过教师风趣的教态和语言,通过师生共同进行的严密的逻辑推理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比较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触、思考问题,理解、领会实质,并达到启迪智慧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瓜类的花是单性花,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雌花或只有雄花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这个内容时,我用以下比喻反问,“只有公猪或只有母猪难道能生下猪仔?”在讲“鸟类羽毛和家兔毛有保温作用”时,我用以下比喻反问,“难道人在冬天穿衣服和不穿衣服的感觉会是一样的吗?”这样一比喻,不光有趣,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所对应的问题。在讲述“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时,我讲:“谁能想得到,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的绚丽多彩的蝴蝶是由那些可怕的毛毛虫变成的呢?”在讲“蹼的运动”时,我提出,“鸡和鸭,哪一种能在水中游泳?哪一种足的趾间有蹼?”这样讲,既拨开了学生的思路,也扩展了学生想象的情境。

  二、抓好学生科技能力培养,为将来参与生物科学研究打下必要的基础

  生物实验技能是生物科学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生物科学创造活动的组成部分。任何生物科研成果的获取都离不开生物实验手段,也必须靠实验手段进行验证,而创造型学生必须有动手实践能力。

  按教材要求,开好全部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研究能力的重要一环,必须切实抓好。例如,不少学生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和创意。有的学生在制作“蝴蝶”标本时加上了一朵花,制成了“蝴蝶采蜜”标本,有的学生在制作“蝗虫”标本时加上一棵草,制成了“蝗虫吃草”标本。这样的标本,科学性、艺术性很强,具有较高的教学和观赏价值。

  生物教师还必须组织好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个性专长。我组织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开展了多项具有探索性的活动,其中“香蕉果实保鲜和催熟技术再研究”、“塑料大棚海绵栽培蔬菜效果研究”项目于1995年、1997年分别获得了广东省第三届、第四届青少年生物百项科技活动优秀项目二等奖,“三高农业技术调查”项目也获得省的优秀探索奖。 “荔枝果实保鲜”项目属于国际上的科技难题,我们的研究试验也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并从中培养学生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造意识和进行生物科学研究所需要的操作技术。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