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生物科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评估标准

来源:不详  作者:作者__  更新时间:2005-11-18 10:52:11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基本的教学形式。为了贯彻全教会工作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我市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首先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改革,以切实落实素质教育。为此,制定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生物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如下:

    做好课堂教学的必要准备
    (1)备课时既备教材、备大纲、又要备学生;既备学法又要备教法。

    (2)教案撰写要有提高中、下层次学生的计划。每节课教案“教学目标”栏内,四大素质培养目标齐备,目标明确、具体。

    (3)备齐必要的教具(实物、标本、照片、图表、仪器、实验材料等。)

    2.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

    (1)要根据具体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和运用教法,教法灵活。

    (2)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自学等方法。

    3.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要熟练使用本学科常见的教具,会使用投影仪、幻灯机、录像机、语音设备、电脑等电教仪器进行教学,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准确熟练地完成实验与演示。教学中有创新,能改进和补充教学实验。

    4.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教学中各个环节及时间分配要合理,要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程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课堂结构节奏顺畅、组织严密,教学密度适中,中心突出。能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5.课堂教学中要体现良好的教学素养

    (1)教态亲切、庄重、自然大方、举止有度,着装得体。

    (2)能运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流畅、通俗、精炼、规范、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富有启发性,知识表述准确。

    (3)板书布局合理、新颖醒目、提纲挈领,粉笔字书写规范、美观清晰。

    6.教学中落实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1)每节课,都要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良好的身心素质。努力挖掘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注重思想品德养成教育的实效。

    (2)注重与本节课知识相应的能力训练,动脑、动口、动手结合,注重学科之间知识与能力的迁移,努力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3)每节课都要努力捕捉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时机,恰到好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7.落实面向全体的教学原则

    (1)针对不同层次的(上、中、下)学生进行教学。在提高学习好的学生的同时,有计划地狠抓中、下学生的发展,狠抓“学习能力提高”这个根本,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2)从教学难度到问题设计,都要分别针对上、中、下学生的实际。对学习好的学生通过设计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去提高。同时,有提高中、下学生的问题设计,启发设计要有坡度。

    (3)教学中,对中、下层次学生不满足于“点到为止”,要切实帮助他们提高,使之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4)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同一层次中的学生之间也存在差异,也要实行因材施教。

    8.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1)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努力实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回归;实行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学生能自己通过自学、讨论搞清楚的知识,教师决不包办代替。

    (2)彻底打破教师“一言堂”,激励、引导小组内、全班内同学之间的讨论探究与争论。

    (3)不强迫学生就范于教师的教学思路,鼓励、引导学生沿着他们自己的正确学习思路创造性地学习与发展。

    (4)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程序,使教学围绕自学展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为对学生自学的指导、引导、辅导。每节课都要有学习本节课的学法指导。要有学习目标,使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开展自学。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有计划地开展个别自学指导,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与主动发展,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统一。

    9.落实创造性教学原则

    (1)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兴趣、创造意识、创造精神,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创造思维。不满足于书上的答案,努力激发、引导学生追求非唯一答案的多种答案。

    (2)要培养学生个性,实现学生个性的主动发展。

    (3)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10.落实愉悦性的教学原则

    (1)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

    (2)不得随意批评学生,更不允许讽刺、挖苦、训斥、体罚学生。

    (3)课堂教学多采用积极的评价语言。

    11. 要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当堂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显著。

  要在教学中体现四大素质培养目标,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准确地找到德育渗透的结合点,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显著。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为使教师达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要求,使教学评估具有广泛的激励机制,依据我们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参照国内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和评估体系,制定了以素质教育为主题的课堂教学评估标准。见附表:

表一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估量表

指标

权重

评估标准

分值

等级分值

得分

1

0.8

0.6

教学

准备

0.08

教案

0.05

教案书写规范,可操作性强

5

教具

0.03

备齐教具(实物、标本、照片、图表、仪器、实验材料等)

3

0.15

教态

0.04

教态亲切、庄重、自然大方、举止有度,着装得体

4

教学

语言

0.08

能运用普通话教学,教学语言准确、生动、流畅、通俗、精炼、规范、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讲授的内容完整正确

8

板书

0.03

板书布局合理、新颖醒目、提纲挈领,粉笔字书写规范、流利、美观清晰

3

  

0.25

体现全体性

0.05

有提高中、下学生的问题设计,对中、下层次学生不满足于“点到为止”

5

  

5

  

体现全面性

0.05

在教学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四大素质,讲究实效

5

  

体现主体性

0.05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彻底打破教师“一言堂”,实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激励、引导小组内、全班内同学之间的讨论探究

5

体现愉悦性

0.05

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和谐,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不随意批评学生,不讽刺、挖苦、训斥、体罚学生

5

体现创造性

0.05

能激发、引发学生追求多种答案,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注重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培养

5

 

表二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评估量表

指标

权重

评估标准

分 值

等级分值

得 分

1

0.8

0.6

教学

能力

0.18

教具及仪器的使用

0.06

能使用本学科教具,会使用投影仪、幻灯、录像机、语音设备等电教仪器进行教学。指导学生使用学具

6

 

 

操作能力

0.05

准确熟练地完成实验与演示

5

创新能力

0.03

教学中有创新,能改进和补充教学实验

3

课堂组织能力

0.04

能维持课堂的良好教学秩序,调节课堂气氛,对课堂上出现的偶发事件,能妥善的加以处理

4

教学

效果

0.08

学法指导效果

0.04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显著

4

学生能力形成

0.04

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完成作业,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的能力

4

课堂

结构

0.1

0.1

教学中各个环节及时间分配合理,课堂结构节奏顺畅、组织严密,教学密度适中,中心突出,选择和编制课堂练习适当

10

教学

目标

0.06

确定

0.02

能根据“大纲”、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目标明确、适当

2

  

  

落实

0.04

能在教学中达成目标要求,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能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准确地找到渗透的结合点

4

教学

方法

0.1

教法

运用

0.05

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选择和运用教法,教法灵活,做到因材施教

5

学法

指导

0.05

能指导学生自学,教给学习方法,使教与学有机地统一

5

    (一)备课
  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均称为教师的备课。备课一般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的备课必须认真钻研生物教学大纲和教材,认识生物学科教学的性质和任务,明确初中生物教学的总体目的要求,对初中整套教材有全面了解,熟练掌握初中生物教材的体系,结构及内容,努力挖掘知识中培养学生能力及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因素。一课时的备课应该做到:
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教师要钻研大纲和教材,学习教学参考资料,认真分析,研究,理解教材。明确本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课时教材的知识结构,剖析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结构,抓准能力的训练点和思想品德的教育点。在此基础上,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德育三个方面)、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然后恰当地增删和调整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使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突出生物知识的系统性。要设计出能够体现本课时知识结构的教学板书。最后还要选编好与本课时相配套的练习题。
    2.选择和运用最佳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设备以及各种教法的功能和效率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生物教学中常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引导探索法、自学辅导法等。无论运用哪种教法,都必须贯彻启发式、直观性的教学原则,着眼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教会学生学习和思维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教师备课时要善于精心设计,综合地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多种教学方法优势的互补效应。
    3.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着眼于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展学生的智力,发挥教师各种教学技能的作用,帮助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评价、反馈、强化学生的学习。
  课堂教学设计多个方面。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首先要明确单位时间内的目标;其次是明确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应采取的教学策略,即恰当地组织教材和选择教学方法和媒体以及如何一步步展开问题的计划;最后是为执行这一策略所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语言的组织、教具的应用、板书的设计及其它各种活动的安排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作出全部计划,确定一个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然后再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即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
    4.优化教学环节
  优化教学环节就是将教学的基本要素设计成一个合理的组合方式和运作流程,以保证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有:(1)组织教学,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出有层次,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的问题,自然地引入新课。(2)引导探索,学习新知,释重解难。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为学生准备出能提供认知材料和认知线索,设计出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阅读、讨论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在备课时将师生活动的内容及形式要进行充分考虑。(3)启发引导,归纳小结,形成概念。教师要在备课时考虑到如何以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基础,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思维活动,归纳总结出所学知识的结论,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实现认识上的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4)测评反馈,巩固运用,形成能力。测评反馈是使学生实现认识上第二次飞跃的主要环节。巩固运用是学生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由理解到应用的重要环节。备课中要合理安排测评反馈的时间,内容和形式,设计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每一教学环节,各个环节的师生活动安排得当,体现启发性和“双主性”,反馈评价贯穿始终,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要自然,衔接紧凑,时间分配合理。
    5.重视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师用来直接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情感的手段。备课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实际需要,合理选择,组合,使用教学媒体,准备好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恰当使用幻灯、投影、录相和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媒体。同时,还要准备好有关生物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材料和用具。
    6.认真编制教案
  编制教案是教师以一个课时为单位,将所从事的教学活动,运用的教学方法和预期实现的教学目标实施过程编制成书面材料,是教师上课的依据和前提。写教案是教师备课工作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备课的结晶。教案也标志着教师备课的程度和质量。
  教案要书定规范,项目完整,教学过程清晰,教学活动体现充分,使人一目了然,既有利于自己上课使用,又便于互相交流。
    7.注意为人师表
  教师上课前要有良好的教学心理准备,要以饱满的情绪,坚定的信心,满腔的热情,负责的态度去面对学生,感染学生,以便唤起师生感情的共鸣,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教学教程
    8. 导入新课要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教师的课堂导入要能够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明确目的,进入课题。生物课的导入一般有复习式的导入、直观演示导入、实验导入、悬念导入和故事导入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和运用导入方式。导入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且与新知识联系密切,能自然进入新课题。同时,教师的导言要简捷明了,感情充沛,语言清晰,面向全体学生。
    9.教学中要贯彻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创造生物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全过程。要发扬教学民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最大限度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0.生物实验操作要规范,正确,成功
  教师课上的实验操作要规范,正确,成功,并能及时分析和排除故障。演示实验时(或示范时)应注意到可见度。要指导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启发思维,教给他们正确的操作方法,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使他们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要组织好学生的实验课,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11.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直观性教学
  教师在课上要做到讲生物形态结构有实物、标本、模型、挂图、讲生理功能有实验、活动模型或挂图、小方教板、幻灯、录相或计算机等。要正确安排这些教学媒体的运用时间和顺序,熟练掌握使用方法,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习能力。
    12.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生物课上要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方法,观察方法,记忆方法和思维方法等。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争论,鼓励不同意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做到教知识与教方法相结合,发展智力因素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相结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相结合,指导学生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认知结构,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13.反馈评价要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利用生物教学媒体)及时进行反馈和评价,以便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再回授给学生,实现教与学的新的协调平衡,达成教学目标。反馈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抓住重点,面向全体。反馈要及时,矫正要果断,评价方法要灵活,特别是要展开学生之间的评价。教师评价的语言要准确、得体、对学生具有鼓励性。还要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要通过反馈评价提高课堂效率,确保最佳教学效果。
    14.教学中学生训练要适当
  课堂上的学生训练要面向全体,抓住重点。训练形式要符合实际,时间安排得当,内容循序渐进,题量适中。书面作业当堂完成,减轻课业负担。
    15.教师在教学中要有较高的语言技能
  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教态亲切自然,有较高的教学语言技能。教师讲授的语言要科学准确,清晰简练,生动形象,音量和音速适宜。语言要富有逻辑性,启发旁,感染性,凝炼性和延伸性,既能便于学生再现,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思维探索。一定要避免平淡,随意和不必要的重复的语言。
    三.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力
  生物学科课后一般不留书面作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布置一些观察、调查、采集、制作、参观等实践实习内容。一是巩固所学知识;二是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三是开阔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教师要对所布置的观察和实习作业及时进行指导,检查和总结。
    四.课外活动
    17.课外活动要以实践为主,发展学生的特长
  生物课外活动形式很多,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参观考查,进行生物资源调查和生态调查,采集和制作生物标本,建立生物园地,种植植物,写生物科技小论文,小制作和小发明,办生物及生态图片展览,搞讲座,设计和进行生物实验田。在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研究科学的方法,感受创造的乐趣,发展学生的特长。
    18.课外活动要周密安排
  教师对于每一项课外活动都要作出周密的安排,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和检查,有总结。使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的同时,不但学习生物学知识,而且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
    五.成绩评定
    19.教师评定学生成绩时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教师评定学生的成绩要以生物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要求”为依据,重点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能力的形成情况。
    20.改革考试方法,全面评价学生
  教师平时要注意通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作业,课外活动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此作为评定学生成绩的一个依据。
  考试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生物学科的考试要做到笔试与考查实验操作技能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学习态度。笔试重点考查学生以“双基”的学习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性试题也要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考查实验操作技能时,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动手操作情况进行记录,按市教师进修学院下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核标准》逐项考查,提出意见,再评定成绩,并将此作为学生生物科总成绩的一部分。这样考试能够全面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和谐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