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与环境教育融入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2-04 18:59:10   

  

国立台湾师大环境教育研究所 张子超

摘要
  本文根据作者近年来针对环境典范内涵的研究与绿色学校理念与执行的研究成果,讨论环境典范内涵转移与九年一贯课程的课程目标、绿色学校推动与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和环境教育融入的课程具生活化与意义化等课题。

前言
  九十学年度所实施九年一贯课程,对现行的学校教学与课程的内涵,有重大的影响。其特色之一是融入一些新的重要议题,如环境教育、信息教育、人权教育、两性教育与生涯规划。

  环境教育的融入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特色:就教学的内涵而言,环境保护议题是最近国内外所关注的焦点,而且呼吁学校教学能作适度响应,九年一贯课程中保留环境教育融入的空间与弹性,正可以表现此课程的国际观与现代性;对学生的认知学习而言,环境教育除了具独特的概念架构,更具跨科际连结的知识体系,拥有一个整体性与丰富性的内涵;对学生的情意学习而言,藉由对环境的关心,关怀社会中的弱势族群与自然环境中的弱势物种,进而整个地球环境生态,可成全高尚的人格情操;对学生的行为学习而言,环境教育重视日常生活中具体呈现的现象或问题,经由生活中议题的探讨与解决,达成生活能力的落实与实践;最后对学校与教师而言,环境教育为新兴的领域,其内涵概念仍持续发展,需要学校与教师主动关切与合作学习,因而藉由科际整合与教学自主,提升教育体制内的活力。

  本文作者曾经探讨环境教育的理念、目标及能力内涵与九年一贯课程的相关性,可融入的环境教育内涵,以及研拟融入环境教育的教学设计与教材发展模式〈张子超,1999, 2000〉。本文则进一步根据作者近年来针对环境典范内涵的研究与绿色学校理念与执行的研究成果,讨论环境典范内涵转移与九年一贯课程的课程目标、绿色学校推动与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和环境教育融入的课程具生活化与意义化等课题。

  壹、环境典范内涵与九年一贯课程的课程目标

  九年一贯课程的课程目标,包括人与自己,强调个体身心发展;人与社会,强调社会与文化;人与自然,强调自然与环境等三个层面。环境教育的目标也明显的包含人与自己、社会及自然三个层面。环境教育藉由个人对环境问题所应负责任的觉知,积极正面环境态度的养成,然后主动的参与环境行动,以了解并促进自我的发展;环境教育的内涵不仅局限在自然生态保育,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也属于环境教育的范畴,尤其是最近国际所关切的社会正义与环境正义的议题,更将环境教育的目标导向社会层面;至于人与自然的层面,明显的就是环境教育根本的关切。

一、人与环境互动的世界趋势
  自七0年代起,由多次的联合国国际会议的议题,可以清楚地看出人与环境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变。首先是1972年的人类环境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UN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1972--发表「人类宣言」,促使人类注意环境的问题,启始了人类与自然环境良性互动的新纪元。

  接着在1983 年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关切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两个议题。就一般而言,贫穷与环境破坏经常是相互伴随与互为因果,因此这委员会的成立,象征着人与环境的关系,由仅对自然环境的关怀,扩充到对环境中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怀。所以这个委员会在1987年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 Future)宣言,其目的即是要明白的呼吁全球对自然环境与对弱势族群的认同与关怀。

  一九九二年联合国召开的地球高峰会(Earth Summit),更通过了举世瞩目的「二十一世纪议程(Agenda 21)」,把永续发展的理念规划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希冀各国关注并倡导永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对未来世代的关怀与对自然环境资源有限性的认知,及对弱势族群的扶助。

  过去三十年,人与环境互动的国际趋势涵括三个向度,就社会正义的向度而言,对原住民、儿童、妇女、与贫穷国家等弱势族群的关怀与照顾,已成为国际的共识;而环境保育的思潮,则由人类中心主义,扩充至生命中心的观点,再推进到生态中心的理想;第三个向度则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思考,已跳脱完全以本世代为中心的考量,而能纳入大视野的永续发展与未来世代福祉的思维。

二、人与环境关系的内涵:新环境典范的内涵与发展
  人类对环境的价值观与作为模式,一般可区分为『主流社会典范』与『新环境典范』两个相互对照的价值模式。所谓的『主流社会典范』是指从工业革命以来,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至环境保护意识觉醒前,在科技与经济迅速发展时,一般大众所具有的世界观,由人类对其所面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持有的共同的价值、信念、与知识所组合而成的一种态度。这种典范的基本信念具有某些鲜明的特色:对科学及技术抱持强烈的信心、追求丰盛的物质生活、怀着一种繁荣未来的憧憬、支持经济建设发展、坚持个人权益、主张放松政府管制、满足现状、和维护私有财产权。而『新环境典范』的信念,基本上是相对于『主流社会典范』的观点,由于自然环境渐渐遭受破坏,各种环境污染的事件危及人类的生命和生活品质,使部分人仕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界定科技的价值与经济发展对人类的意义。基本上,『新环境典范』的信念是能了解人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的一部份,相信各种极限的存在,体认地球的负荷能力不是无限的,认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的重要性(Dunlap& Van Liere,1978; Albrecht et al., 1982; Geller & Lasley, 1985; Kuhn& Jackson, 1986; Milbrath, 1984; Judi Anne Caron Sheppard,1989, 1995)。

  本文作者〈张子超,1999〉经由深入访谈十位关切环境保护与环境教育的专业人士,以本土性环境议题为论题,探究能够涵括我国国情的新环境典范的内涵。研究结果建议「新环境典范」的内涵应:
1. 重新定位人与自然关系:肯定自然本质的价值,厘清人类中心、生命中心与生态中心的环境价值观;
2. 重新认定环境正义的范围:除了自然保育外,更要思考弱势族群与未来世代的关怀;
3. 重新定义现代文明的内涵: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及科技与人文本质的相互依存关系。

  究竟人类应该以何种信念与态度对待自然呢?人类其实应该觉知到应能从关怀、珍惜环境及各类生物、欣赏和感激自然及其运作系统开始,欣赏并接纳不同文化、关怀弱势族群、关怀未来世代的生存与发展,进而积极关切环境、文化、两性、族群的议题、尊重与澄清环境议题后的不同价值立场,且在与其它生命的互动过程产生冲突时,能选择具有良善的环境伦道德的判准。此外,Miller(1987)曾提出以下几项观点,亦值得我们参考省思:

  1. 人类并非所有价值的来源。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或超越自然。
2. 自然的存在并不是为人类,而是为所有生物。
3. 地球上的物质与能量来源是有限的不可恣意浪费。
4. 我们人类应共享地球有限资源,为人类及其它生物谋求福祉。
5. 物品不能无限量的生产与消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可独占地球上的有限资源。
6.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
7. 国家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个人或团体破坏环境。

  『新环境典范』点出了这一波人与自然间互动关系的新走向,提醒人类对于环境的态度与作为,已渐渐由生态环境的保育扩充至整个社会及政治制度的关切;并对科技及经济发展,由绝对信赖改变为有条件的接受;就时空而言,从现今的环境保护延伸到关切我们下一代的生活环境,进而求永续的发展;对自然的价值观则由人类中心的利我想法,转化为欣赏自然,接受万物存在本身的价值。

  贰、绿色学校推动与学校本位课程发展
一、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的意涵
  教育部在八十九年出版的「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指出所谓的「学校本位课程发展」,是「系指学校为达成学校教育目标或解决学校独特的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士等,一起进行的课程发展过程与成果。」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应具有以下几项特质:
l 以学校为主体:课程发展在达成学校的教育目标或解决学校独特的教育问题,因此学校必须决定自己的教育目标,及调查和解决学校独特的教育问题。
l 强调地区特性:课程发展的内容必须生活化,融合地区的特性与资源。
l 发挥伙伴关系整合社区资源:课程发展与教学应该建立学校、社区、民间团体、家长等的伙伴关系,并整合运用社会的物质与人力资源。
l 进行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就是一个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成员如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人士共同合作研发课程,一起规划、省思、修正与成长。
l 重视课程的生活化、意义性与持续发展性:学校本位课程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连结,对学生而言是具有意义的题材,而对课程发展与教学的老师而言,是具持续性与发展性的内容。

二、绿色学校的四大愿景

绿色学校的愿景包括学校环境政策、校园景观与建筑、环境课程与教学、师生校园生活等四个面向:
l 学校环境政策与管理:学校的环境政策要由学校环保小组及行政领导人员承诺,进行学校调查及环境稽核,并明列学校面临的问题及改善行动计划的时程的环境白皮书。
l 校园景观与建筑:学校的空间、景观与建筑规划,能符合相关环境管理规章与环境教育理念的要求。
l 环境课程与教学: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作为教学的场域,推动户外教学,让学生体验自然,多向自然学习。学校老师自己规划设计、发展,适用于该地特色或问题的环教教材、课程与计划。
l 师生校园生活:要使环保融入师生的校园生活,师生要有参与规划改善环境的行动。校园的成员要养成负责任的环保行为。

三、绿色学校四个愿景的内涵与实施项目
(一) 学校环境政策与管理:学校要有环境政策及行动纲领,有环境行动的组织及社区行动伙伴关系。学生要有开放与合作学习的态度、批判式思考及参与学校、社区事务行动与环境研究调查的技能。其实施项目包括校园环境调查、学校环境政策、环保小组组织、环境稽核、整合社区资源等。

(二)校园景观与建筑:绿色学校校园建筑与空间设置是合乎环保的、安全的、人性化设计,如:新房舍是合乎绿色建筑概念、通风、合适光照、省能源的、省资源,游具是安全的,师生参与规划与设计、施工与管理也是合作行动完成的。绿色学校校园绿地是自然的、充满多样性的本地生物,有很高的绿视率与绿覆率,校园花园菜园与农场是充满生机的,校园的土地是透水的、可以呼吸的。师生经常利用校园、进行大自然的体验活动、并且关怀生命与弱势者、重视地方文化资产的。(三)环境课程与教学:.学校行政及师生推动校园内及校园外的环境宣导的活动,如:教学环境化、图书馆的绿色书籍购买及介绍、节庆的环教展览及活动、参与社区清洁及绿美化的行动、民间及政府的活动等等。其执行策略含括:在环境中教学--乡土与户外教育、社区与学校教学步道;教导环境知识--融入式教学、绿色课程研发;为环境而活动--环境议题行动研究、环境主题活动。

(四)师生校园生活:绿色学校校园内的生活,是节约资源的、物质循环的、低污染的、低噪音的,如:洗手水、厨余、废弃物是可以循环再利用;生活是简单朴素的,绿色消费、能够力行资源回收;污水、垃圾量是低的;上下学交通低负荷、低噪音、安全及有趣。其内涵要项包括简朴生活、绿色思潮、绿色消费、能源、水资源节约、安全、宁静、和乐、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爱好和平、自然和谐、负责任的绿色行为。

四、绿色学校的环境教学:学校本位课程教学
  绿色学校所强调的环境教学是期望学校教师能够结合学校、社区与社会资源,自行规划与发展适用于地区性特色的环境教育课程活动,并实际引领学生认识环境、体验环境、关怀环境、进而采取适当行动解决环境问题。其基本概念包括:
l 在环境中学习--乡土与户外教育、社区与学校教学步道。
l 教导环境知识--融入式教学、绿色课程研发。
l 为环境而活动--环境议题行动研究、环境主题活动。
l
而执行的策略则有:
l 因应九年一贯课程研拟与实验阶段,结合学校种子教师研拟融入环境教育内涵与教学的教学课程与活动。
l 调查校园与社区资源,规划环境教学步道。
l 应用社会相关资源(如国家公园、自然科学博物馆、水土保持教室…等),规划深度学习的校外教学(户外教育)。
l 针对校园内和社区的环境议题,进行环境议题调查教学。

建议的具体做法是:
1.配合九年一贯课程的环境教学课程活动研发
l 九年一贯课程纲要与环境教育融入研习会
l 环境教育课程研发种子教师的成立与培训
l 环境教学课程活动的研拟与实验教学

2.设立学校与社区的教学步道
l 成立校园与社区学习步道规划小组
l 校园资源调查
l 社区资源调查
l 配合学习领域规划教学步道

3.进行户外深度学习的校外教学
l 成立校外教学规划小组
l 调查各学习领域之社会资源
l 办理社会资源资料交流与相关研习活动
l 规划系列校外教学活动

4.规划生活关照与动手做的环境议题探索教学活动
l 成立环境议题探索教学规划小组
l 校园与社区环境议题收集
l 环境议题探索教学理论与实务研习与经验交流
l 规划环境议题探索教学活动

参、环境教育融入的课程具生活化与意义化
一、环境教育的学习目标
环境教育所教导的内容是周遭环境里所能接触与探究的事物,对学生而言,是具有生活化与意义性的;经由环境学习,他们可以在自然环境中体验、学习与成长:
l 自然的体验--以身体感官体验自然环境的美感与传递的讯息:例如听听土地或树木在说甚么;闻闻花、草、土…的味道;温柔的拥抱花草树木;和观察生命的现象与环境的变迁。l 自然的学习--自然是人类的良师益友,人类应亲近自然,向大自然学习:例如感受自然的韵律,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喜爱自然的生活,养成简朴的生活与态度;探究自然的内涵,增进科学、艺术、人文…等内涵的认知;与体认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l 在自然中成长--自然环境提供的不仅是物质的丰盛,而更是精神的满足:藉由破除封闭的物质生活型态,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并经由环境关怀、社会关怀、世代关怀,而达成自我的成长与自我实现。二、环境教育的课程内涵
(一)环境觉知与环境敏感度:
环境觉知与环境敏感度是环境教育的根本,使学生具有环境敏感度和觉知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
1. 感官觉知能力的训练(观察、分类、排序、空间关系、测量、推论、 预测、分析与诠释)。
2. 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美的欣赏与敏感性。
3. 各种环境破坏及污染的觉知。
4. 觉知环境的变迁(含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
5. 觉知人类行为对自然与人文社会环境造成的冲击。
6. 觉知人类与环境、自然资源与社会文化都息息相关。
7. 觉知人类应负起的相关环境责任。
8. 觉知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是来自于自然资源的供给。

(二)环境知识概念内涵:
环境知识概念应该包括以下内涵:
1. 生态学基本概念。
2. 了解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土石流、河川污染、和空气污染等)及其对人类社会文化的影响。
3. 了解人类行为(如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如何影响环境。
4. 了解我国与国际的环境保护与管理的基本法律与规定。
5. 了解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如公共卫生:水、空气、土壤、垃圾、野生动植物)。
6.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机会与行动(资源节约与再利用、简朴生活、生态设计…)。
7. 了解环境正义与弱势族群的议题。
8. 了解国际环境保护的伙伴关系与发展。
9. 了解永续发展的涵义,关怀人类世代发展。
10. 了解自然资源需要长期性的明智规划与管理。

(三)环境伦理价值观:
环境伦理价值观的教学与重视培养学生正面积极的环境态度,是环境教育与其它学科最不同之处,环境教育均衡重视认知、情意与行动的教学与学习。
1. 能关怀、珍惜环境及各类生物。
2. 欣赏和感激自然及其运作系统。
3. 欣赏并接纳不同文化,关怀弱势族群。
4. 关怀未来世代的生存与发展。
5. 积极关切环境、文化、两性、族群的议题。
6. 尊重与澄清环境议题后的不同价值立场。
7. 与其它生命的互动过程产生冲突时选择具有良善的环境伦理道德的判准。

(四)环境行动技能:
依据联合国UNESCO的环境教育计划,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包括以下七项:辨认环境问题、研究环境问题、收集数据、建议可能解决方法、评估可能解决方法、环境行动分析与采取环境行动。

(五)环境行动经验:
将环境行动经验融入于学习活动中,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培养学生处理生活周遭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社区产生归属感与参与感。国民中小学实施环境行动经验的活动可参考以下两项:
1. 了解校园内与地区性之环境议题,对个人、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影响,并经由简单的观察、资料收集、实验、提出解决方案及采取适当行动。
2. 了解全国性与国际性之环境议题,对个人、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影响,并经由观察(或上网)、资料收集、实验、提出解决方案及采取适当行动。

三、议题探索的环境教育教学设计
环境教育课程可以采行环境议题探索的教学设计,这模式包括环境议题调查、环境价值分析与澄清、环境行动规划与执行等教学设计。这个教学模式已有相当多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王顺美,民83;陈富雄、张子超,民88;陈懿铃,民87;黄朝恩,民84;Ramsey,1993; Stapp & Wals 1996),其中Hungerford(1992)等学者所提出的教学流程最具完整性。他们针对教导学生探索议题的行动技能和知识提出了一套有系统的学习手册,其主要理念是在培养具有环境素养(environmentalliteracy)的公民,使受过训练的学生都能表现出「负责任的环境行为」。
这套学习策略有六个阶段:
l 解决环境问题--使学生能够了解环境与人的互动关系,并思考环境信念与价值在环境议题中所扮演的角色;
l 如何着手进行议题调查--培养学生搜寻数据并加以处理的能力;
l 在环境的探索中应用调查和问卷搜集资料--使学生能够用「调查法」、「封闭式问卷」、「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搜集环境议题的相关数据;
l 诠释数据--使学生能够为真实的科学资料撰写结论、推论和建议;
l 实际进行探索--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探索任务。
l 环境行动策略--使学生研拟策略并采行适当行动。

结语
融入环境教育的九年一贯课程展,必须考虑含括环境觉知与对环境敏感度、环境知识概念内涵、环境伦理价值观、环境行动技能与环境行动经验等五个层面,并做系统化的整合与规划,而使具有下列几个特色:
强调环境的觉知与敏感度--可以善用户外教学与户外自然体验的教学活动;强调环境伦理与态度的养成--可以经由价值分析与价值澄清的教学历程,探讨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强调科际整合--以环境为议题的情境,综合各个学习领域,进行课程的编定与教学的设计;国际观与地区意识的兼顾--可以应用乡土环境教学与国际环境议题的教学;与强调环境行动--以生活中的议题着手,以实际的行动呈现,使学习的成果具体化及实用化。

References
1. Hungerford, H. R., Litherland, R. A., Peyton, R. B., Ramsey, J. M., &Volk, T. L.(1992). Investigating and evaluat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actions: skill development modules. Illinois: Stripe Publishing Company.
2. Hungerford, H. R. & Peyton, R. B. (1986). Procedure for Developing a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ESCO: Paris.
3. Hungerford, H. R. & Peyton, R. B. & Wilke, R. J. (1979). Goals for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Education, 11(3).
4. Milbrath, L.(1989) Envision s Sustainable Society: Learning Our Way Out,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5. Milbrath, L. (1984). Environmentalists: Vanguard for a new society. Albany,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6. Orr, David. (1998). Transformation or Irrelevance: The Challenge of AcademicPlanning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Presented at North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Florida Gulf CoastUniversity, March 4-8, 1998.
7. Ramsey, J. M. (1993). The effects of issues investigation and actiontraining on eight-grade students‘ environmental behavior. Journal ofEnvironmental Education, 24(3).
8. Stapp, W. B. & Wals, A. E. (1996). An action research approach toenvironmental problem solving. E. E. reference collection. Iowa: Kendall/HuntPublishing Company.
9. UNCED (1992) Promoting Educ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and Training, Agenda21,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nches.
10. UNESCO-UNEP, (1976). The Belgrade Charter. Connect I(1).
11. UNESCO-UNEP, (1978). The Tbilisi Declaration. Connect III(1).
12. 王顺美(1994): 解决环境问题教学模式之探讨。环境教育季刊。台北,22期,38-45。
13. 张子超〈2000〉:国民中小学实施环境教育之理念与策略,北县教育〈三十二期〉。
14. 张子超〈2000〉:九年一贯课程环境教育融入的内涵与教学,台湾教育〈五八九期〉。
15. 张子超〈2000〉:新环境典范内涵的研究-台湾环保人士的环境态度,Value Education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In The New Century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Hong Kong。
16. 张子超〈2000〉: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教育与新环境典范,中华民国环境教育学会「环境灾害与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研讨会。
17. 张子超(1999):融入环境教育逾九年一贯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材发展。九年一贯课程之展望。中华民国课程与教学学会主编。
18. 张子超(1999):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与融入环境教育之研究,中华民国八十八年度全国环境教育研讨会论文发表。
19. 张子超(1999):国民教育阶段融入环境教育之研究,第六届海峡两岸环境保护研讨会论文发表,中山大学。
20. 张子超(1999):国民教育九年一贯课程与融入环境教育之研究。中华民国八十八年度环境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立师范学院,59-62。
21. 张子超(1996):环保教师对新环境典范之态度分析论文。环境教育季刊第二十六期。
22. 陈富雄、张子超(1999):以环境议题探讨方式进行乡土教学活动之行动研究。中华民国八十八年度环境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市立师范学院,109-112。
23. 陈懿铃(1998):大学通识课程实施环境议题探索教学之研究。中华民国八十七年度环境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国立台中师范学院,233-239。
24. 黄朝恩(1995):环境议题分析与教学。环境教育季刊。台北,27期,20-33。
25. 杨冠政(1997)。迈向永续发展的环境教育。环境科学技术教育专刊,12期,1-10页。高雄师大环境教育中心。
26. 杨冠政(1996):追寻与生态相容的价值观。环境价值观与环境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摘自:绿色学校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