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40:47   

提 要 青海省有可利用草地 3161×104hm2,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在长期传统游牧畜牧业经营方式下,对草地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繁,畜牧业经济效益低下。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执行科技兴牧,教育先行;强化畜牧业生产基础,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大力促进畜牧业产业化,走商品化生产发展道路的方针。推行高效集约化经营的畜牧业生产模式,发展具有高原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畜产品生产,在实现畜牧业向高效益产业转变的基础上顺利地实施生态环境治理和草地资源保护,从而达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集约化经营

中图分类号 S8-1;S81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0)04-0328-07

  草地放牧畜牧业是充分利用廉价的天然草地资源进行畜产品生产的基础产业之一,发展历史悠久,在世界经济结构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位居祖国西北部的青海省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3600 多万 hm2 广阔的草地放牧着 2000 多万头(只)牲畜,尤以盛产牦牛和藏羊而闻名于世,每年可生产牛羊奶 2 万多 t,牛羊肉 12万t,牛羊皮 400 多万张,是我国独具特色的重要畜产品生产基地。青海省的可利用草场面积居全国第四位,年末大牲畜和羊只存栏数居全国第五、第四位。青海省的草原总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50% 以上,畜牧业产值在全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全省农业生产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广大牧区是许多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青海的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经营放牧畜牧业,畜牧业成为他们赖以生存和进步的基础。因此,大力发展高寒牧区的放牧畜牧业是繁荣民族经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进步的迫切需要。牧区生产的畜产品不仅满足了少数民族的生活需要,也形成了青海省宝贵的出口创汇优势。所以,发展草地畜牧业亦是建设大青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不仅如此,青海草地还由于地处黄河、长江、澜沧江三大河流的源头地区,数千万公顷的绿色植被涵养着两江一河上游的水源,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大量淡水,因此,青藏高原被誉为“中华水塔”。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峻,平均海拔在 4000m 以上,高海拔、缺氧、日照长、寒冷、温差大、强太阳辐射等形成了高原独特的生态条件,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以及高原面的植被状况对于全国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水循环和生物圈的稳定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而又被称为“地球第三极”。高寒牧区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由于草原畜牧业长期以来沿袭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方式,对草地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的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存栏数,超载过牧现象普遍存在。由于这种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导致草地退化问题严重,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生产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广大牧区与人类生存的其它地区一样,也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困扰。由于地高天寒的自然条件的限制,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相对于低纬度暖湿草地和森林生态系统来说,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差、异受干扰的特点,系统功能一经破坏就很难恢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和环境质量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因而,加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资源,发挥草地在涵养水源,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减轻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保障我国东部地区工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在保证草地资源子孙后代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大幅度地提高草地畜牧业经济效益,对于发展民族经济,振兴青海,开发大西北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草地畜牧业资源概况

1.1 草地资源

  青海全省有草原面积 3644.94万hm2,其中可利用面积 3161.03万hm2,可分为 7 个草地类,9 个草地亚类,25 个草地组,173 个草地型(表 1)。在各类草原中,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类草场共 2948.16万hm2,占全省草原总面积的 80.88%,是青海省天然草原的主体。在全省 173 个草地型中以莎草科牧草为优势种的草地型有 40 个,面积为 2091.37万hm2,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 57.38%。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维管束植物 113 科,564 属,2100 种左右。可供家畜采食的主要牧草约 75~90 种。全省可利用草原牧草年总产量约 7980万t,理论载畜量 5465.75 万羊单位。

表 1 青海草地资源分类系统
Table 1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grassland in Qinghai

类型 面积
(万 hm2
可利用面积
(万 hm2
类型 面积
(万 hm2
可利用面积
(万 hm2
I.高寒草原类 582.01 504.87 V2 禾草草地组 29.21 27.39
I1 禾草草地组 581.47 504.51 V3 杂草草地组 50.17 43.61
I2 杂类草草地组 0.54 0.36 VB 沼泽化草甸亚类 514.78 446.04
II.温性山地草原类 272.08 244.93 V4 莎草草地组 514.74 446.00
II1 禾草草地组 251.03 227.63 V5 杂草草地组 0.04 0.03
II2 杂类草草地组 4.41 3.23 VC 灌丛草甸亚类 170.09 136.19
II3 小半灌木草地组 6.55 5.38 V6 灌木草地组 170.09 136.19
II4 小灌木草地组 10.10 8.70 VD 疏林草甸亚类 25.28 18.27
III.高寒荒漠类 52.55 23.40 V7 乔木草地组 25.28 18.27
III1 杂类草草地组 43.04 18.91 VI.温性山地草甸类 11.82 7.96
III2 小半灌木草地组 9.51 4.48 VIA 典型草甸亚类 1.67 1.59
IV.温性荒漠类 215.13 120.21 VI1 禾草草地组 1.67 1.59
IVA 山地荒漠亚类 118.86 71.41 VIB 灌木草甸亚类 6.99 4.77
IV1 半灌木、小半灌木草地组 107.59 65.65 VI2 灌木草地组 6.99 4.77
IV2 小灌木草地组 11.27 5.76 VIC 疏林草甸亚类 3.16 1.60
IVB 平原荒漠亚类 96.27 48.80 VI3 乔木草地组 3.16 1.60
IV3 半灌木、小半灌木草地组 40.21 22.39 VII.低地平原草甸类 108.61 76.88
IV4 灌木草地组 38.48 20.26 VII1 乔木草地组 95.82 68.93
IV5 乔木草地组 17.57 6.15 VII2 杂草草地组 12.79 7.94
V.高寒草甸类 2366.16 2149.25         
VA 高山草甸亚类 1656.01 1548.76         
V1 莎草草地组 1576.63 1477.75 合计 3608.36 3127.50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