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政治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一个危险的政治信号(下)-- 评陈水扁当前的分裂言论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3-06 04:12:10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加拿大魁北克独立闹剧中的一段小插曲:就在魁北克举行"全民公决"前,生活在魁北克的印第安人先期举行了一次"公决",结果95%的印第安人表示,即使魁北克"公决"后要独立,他们也要留在加拿大内。他们说,既然加拿大可以分裂,那末,魁北克也可以分裂。面对这一局面,魁北克分裂分子马上宣布,印第安人的公决是"非法"的, "因为那片土地属于魁北克。""我们可以分裂加拿大,印第安人不可以分裂魁北克!"显然,分裂分子只把"民主"的权利留给自己,而并不允许别人享受同样的权利。人们不禁要问,这些表面上酷爱"民主"的分裂分子,究竟是真正爱"民主",还是真正要"分裂"?我们从魁北克分裂分子昨天的表现中,完全可以想象出陈水扁之流的明天!
    这一次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和"公投台独论"以后,国务院台办发言人表示了明确的态度。但从总体上看,我们的反应还是相当克制的。陈水扁以为这是因为大陆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因下岗、失业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以及正处于十六大召开前夕,根本无暇顾及他对"一个中国原则"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由此,陈水扁甚至得出了大陆已经拿不出任何办法来对付他的错误结论。针对陈水扁的这种阿Q式的狂妄,一家香港报纸就直言不讳地警告他:不要"把不吭声的老虎当作一只生病的猫"。一家台湾报纸也提醒陈水扁要注意这一次大陆对陈水扁的反应有所不同。大陆福建、广东沿海的演习规模没有升高,但是却在上海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防空演习。"从演习的内容看,显然是针对美军各种高科技武器从空中袭击而展开的防御","展示了不惜对美一战的决心。" 
    1979年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曾经提出过解决台湾问题的两个"寄希望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寄希望于台湾当局"。后来随着台湾岛内形势的巨大变化,我们不再提"寄希望于台湾当局"了。现在看来,我们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宽容几乎已经走到了"底线",形势越来越严峻。也就是说,对现在的台湾当局,我们早已不抱任何希望。我看,现在是不是可以提出两个新的"寄希望于":第一个"寄希望于",依然是"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第二个"寄希望于",应改为"寄希望于我们自己的实力和决心。"
    最后,我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的前所长李家泉在接受香港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作为今天的结束语:
    统独之争是不可调和的"敌我矛盾",是"你死我活"的问题,"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是武力解决"。毛泽东的有句名言:"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共产党还有句老话,"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靠发表几篇文章,敌人就来谈和?不可能!""到了必须打的时候,到了中华民族利益受到危害的时候,打不赢也要打。" 
    记者最后问李家泉:"那么,现在中国在做什么?"
    李家泉说:"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准备打。"这位老专家说得毫不含糊。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