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物理论文 → 文章内容

关于新课程下义务教育物理教学的反思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20 15:41:57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应该怎么上?”是近几年银川市初中物理教师普遍的疑问;特别是中考改革以来,这个疑问似乎更加强烈。随着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有力推进,以及物理教师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深入理解,大胆的实践探索,这个问题应该有个答案了。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成因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应该怎么上?”,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义务教育教材和大纲的修订、盛行全国的“成功教育”模式、自治区教研室对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进一步修订、1999年开始的自治区中考改革到自治区一期“课堂教学质量工程”、义务教育教材和大纲的从新修订以及目前的新课程下义务教育物理课程,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初中物理教师。

问题的形成原因很多,归纳总结后,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旧教育理念的交锋、碰撞的结果。首先是课程,旧课程强调知识和结果的记忆,忽视科学过程的在现和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新课程则强调的是“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旧课程的知识繁、难、偏、旧,强调系统化,知识的更新缓慢,重视理论过于重视实践;新课程则强调降低不必要的难度,再现科学发展的不确定性,理论与实践并重,联系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二是新旧教育理念的交锋、碰撞在课堂教学上的反映,旧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老师讲,学生听,实验教学程序化,大量的重复性的机械训练象山一样压在学生的肩上,忽视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学生学习不积极,不主动;新课程则强调教学方法以认为本,强调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强调实验教学的探究性,在现科学发现的历程,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2、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中考改革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冲击。自治区的中考改革始于1999年,经过六年的探索与实践,确立了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获得一些事实性、记忆性的物理知识,会解一些物理习题,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引导学生学习并认识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方法,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科学,理解科学;初中物理教学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单纯的知识学习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初中物理教学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ˋ探究学习ˊ,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善于思考、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的能力。初中物理教学要注重人的发展,满足社会、科学以及个人发展的需求。”(摘自《宁夏教育》2005年第3期。“明确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方向提高总复习的效益”)这样的改革方向对长达20年的应试教育倾向所造成的初中物理教学的传统理念产生的冲击是强大的,对教师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和经验的冲击是残酷的。使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赞誉的教师感到迷茫和失落。

考试是检验教学的一面镜子。由于教师教学方向的迷失,从 1999年到2004年的中考物理成绩以自治区的平均成绩为参照,始终徘徊在60--65分之间,是所有中考科目自治区平均成绩最低的,在社会和学校、学生中的引起了巨大反响和不满,这样的结果对教师的打击是巨大的。

3、教材的改革使教师难以适应。人教版义务教育物理教材与旧教材的最大区别是不系统。它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不确定性,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本质。但是,由于我们的教师长期习惯于旧教材的系统化和知识前后的逻辑规律,加之教师自身看问题的浅显和缺乏深度,造成教学活动中对教材使用的困难。

4、学校、社会压力的结果。近20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认识始终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中考、高考的成绩说明一切。学校的声誉、家长的需求、官员的政绩统统压到教师的身上。使教师不能、也不敢采取自己认为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的教育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为了所谓的声誉,迷失了育人方向、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忽视对学校科学的评价,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上重点高中不能客观、公正的对教师评价等等。长期以往,造成了我们的教师也为成绩命而侍从,丧失了自我。

以上四个层面的因素是造成教师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应该怎么上?”这一疑问产生的原因。

二、新课程实施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由于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应该怎么上?”这一疑问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新课程实施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是很自然事情,是在笔者意料之中的。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穿新鞋,走老路。这是新课程刚开始的一个普遍问题,几乎所有的物理教师都经历过的。在这一阶段,由于教师缺乏对新的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对新教材的使用没时间研究,接受培训的时间很短,难免仓促上阵。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2、当新课程进行一段后,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与探索以及接受培训的机会的时间的增加和认真的反思,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这一基础上教师教学方式开始转变。但是,由于教师所听到的和看到的一些课堂实录与教师的教学实际相距甚远,加上一些专家、学者的盲目的、不顾受训教师所在地的实际情况的肯定态度,使我们的教师片面的认为,凡是专家给予肯定的课就是新课程。因此,盲目模仿,一味求新的风气开始蔓延开来,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教研活动的导向出现了偏差,造成我们的教师不知所措。比如:为了追求课程的整合,把物理课上成了计算机课或信息技术课;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为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为了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忽视了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性……等等。在这种风气的带动下,教师的个性当然无存,教师的创造性得不到应有尊重,教学的实效性差。

3、教师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的能力不够的问题凸现。新课程实施一年后,教师经过反复的受训和反思,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对教材的编排意图有了比较清醒的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友情连接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