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新课程 新教材 新教法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8-08-12 08:36:24   

2002年秋,温州实验中学初一的语文、数学、科学、历史与社会等学科采用新课标、新教材。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教法。如果说,原来的一切还只停留在认识上,那么现在都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体现在行动上,尽管还不完善,尽管还很稚嫩,但却是真实、客观的。
  一、新教材提供了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广阔空间
  有时并非我们本身观念、意识有多么超前,当你拿着教材时,你自然会被其感染。
  一方面,新教材生动性和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新教材形式活泼可爱,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无论是教科书体系的设计,还是教科书内容的选择,都注重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例如,各个学科教材设计了“活动课”,像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漫游语文世界,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等。历史学科的《寻找历史》,《秦始皇功过的辩论》等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这些活动以各种形式开展,如辩论、小品等,让学生在活泼多样的活动中体验学生的乐趣,锻炼自己的能力。又如,初中理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注重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拓宽视野。再如,数学中要求学生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如何处理、产生后果,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
  另一方面,新教材具有开放性,同时从以往规定教学内容,发展到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法方法。
  首先,新教材开放性资源的提供方式逼使要学会选择。新教材提供了大量可供选择的材料,但是这一切并不是要你全部掌握和使用,只是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让教师去选择,教师要创造性选择和应用这些教学材料,而不能跟在这些资源后面跑。如果不能很好选择,真的会无所适从。
  其次,许多富有创新意义教学建议也会使你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如语文学科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老教材也有。以前一般是以情节过程作详细分析,然后明白主人公的人生启迪。而现在却教会学生从不同人物,不同情节入手确立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多角度阅读,提高了阅读质量,拓宽了思维空间,进行创造性阅读,这是以往教学中从没想过程的。 教育论文在线 http://www.lw26.com

  二、教法发生了明显变化
  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环节的设置,课堂组织方式的确立,都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不能搞生硬的牵引,教师应灵活地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首先,从备课开始,教学目标不像以前照抄教参就行了。你必须按照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特点与实际有针对性的自己确定。除了备“知识”,更突出了备“学生”,你要备学生各种的“可能”,要针对这些可能作好准备,即使是这样,有时也有许多让你始料未及的插曲。所以对教师的应变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更高了。我们老师经常说,新教材的上法很难有固定的流程,只能按课堂的实际来安排,多讲、少讲、怎么讲全在于学生。所以两个班级的上法经常不一样了。
  其次,教学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学生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在学习过程中不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而是在原有思维逻辑`认识水平上的激活和重工业构,并渗透着他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相比之下,传统的教材观对这些因素重视不够。新教材在知识的陈述,尤其是问题的设计和讨论中,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反应,贯穿着情感熏陶力价值观的培养,更多地是站在学生角度来讲话。《社戏》一课中,以往我们一般是贴标签似的分析人物,如双喜等小伙伴的性格特征。现在把自己当成学生装的知音,问“如果你和三个小伙伴一起玩,你更愿意和哪一个做朋友,为什么?”面对这种具有亲和力的问题,学生愿意思考,也原意表达出自己直面文本的感受,而教师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回答。 
  再次,重视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和启迪,把学科的概念原理体系和相应的探究过程及方法驻华结合起来,所以往往计论、活动特别多,而这些真的不是流于一种形式,而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把握要点,理解概念。例如数学课,讲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老师不早对要领进行抽象讲解,而是通过实验——让实验从密封的塑料袋摸不同颜色乒乓球的概率的不同让学生理解。
  三、学生学习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以上两点的变化,其实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新教材的各科都要求学生能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新教材在学习方式上的改革之一就是合作学习,提倡课堂学习活动化、交际化。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悄无声息得到增强。当然,这些品质在教材中并没有明显要求。在考试中也不会涉及是一种隐性的东西。但是它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素质。
  新教材大力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而这种学习基本上是以问题为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现在,无论是课堂还是作业考试,特别注重质疑能力忍气吞声培养,比如这个学期语文考试几乎每次都问题的提问。
  当然,这些变革必然带来评价方式的变革,这点我们也在尝试,有待于探讨。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