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要注意发展初中学生的口语能力 论文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9 00:47:22   

   

阶段的初一至初二年级是生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语文师,在这个时 期应注意发展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往,师总是扮演“讲述者”的角色,侃侃而谈,让生充当“听众”。这种作法也应改革,即在 中(或课堂外)注意师生之间的“角色转换”,给生提供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感情和愿望的机会。比如,在 授《我的老师》(九年制义务育三年制初级中课本第二册作者魏巍)一课时,让生更多地联系自己的生 活经历谈谈他自己的老师,而作为师要注意倾听生的讲述,以培养他们的口语能力。如果生讲述时,表 达内容不清或难于理解,师应耐心和气地鼓励生重新表述,并加以指导性的提示。这样以真诚耐心的态度 倾听生的口语表达,会让生们(尤其是口语能力较差的生)觉得老师喜欢他(她),对他所讲的内容感 兴趣,从而为他口语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应注意的是:切忌粗心地打断他的表达或以漫不经心的态 度去对待他们的口语训练。如果这样,必然造成生对口语能力的培养失去兴趣,甚至丧失信心,这对他们口 语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将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师在中,特别是在发展初一年级生的想象、联想思维的作文中,在 生描述事物时,要以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具体、形象、生动、有趣的事物为对象。比如,在组织参 观活动中,师要精心安排活动内容,并在参观以后,有意识地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假若参观的是某化工厂的 车间,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我最感兴趣的车间”,并积极引导他们进行具体细致地描述,以达到培养和训 练他们的口语能力的目的,同时也有利于作文的写作水平(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
    生之间的语言交往活动也很重要,因为这不仅能促进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能提高他们语 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因此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同之间的交往活动,鼓励同之间( 尤其是熟悉的同班同之间)的交流,创造他们交流的机会。在交谈中,应要求生选择适当的词语表达自己 的思想,努力做到表述清楚,少语病。在作文评讲中,师也应充分利用讨论的方式进行,这可以活跃课堂气 氛,培养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做到事半功倍。
    师参与生的谈话活动,对于发展生的口语能力,也相当重要。
    但师在和生进行言语交往的过程中,如果始终以“领导者”、“评价者”和“老师”或“班主任”的 身份出现,有时会阻碍生说话的主动性。师干涉、指责生越多,生表达的愿望则愈少。师应和生 处于平等的地位,努力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问题,把握时机,诱发他们讲话的愿望,并以真诚热情的 态度耐心参与他们的谈话。
    帮助生正确使用词语是提高他们口语能力的一个关键方面。师应注意让生正确地使用语言概念,丰 富他们的词汇。在引导他们口语表达时要纠正生经常所习惯表达的“我认为作者是对的”,“我说的和老师 的是一样的”这类文理欠通的话语,以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例如,要求生联系自身实际结合《我的 老师》一课,谈谈他自己对小班主任老师对他的感情。有的生就会说:“我对小班主任老师的感情和作 用(魏巍)是一样的”。这时,师可对他讲:“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你的有些感受和作者有相同之处 ,但也有不相同的地方;比如你的小班主任老师,你现在还经常见到她,从这一点来说和魏巍就不一样,你 能具体谈一谈小毕业后又经常见到她时的这种心情吗?”当生具体说出后,师给予赞扬和鼓励。如果 生不愿讲或讲不出,也不应勉强,可进一步提出期望:“我想,下一次你会告诉老师的。”
    开展语言游戏活动,创设语言游戏的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生选择和使用,寓于游戏之中,能大 大提高和激发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热情。例如,利用班会课和课外活动时间,以及课堂的剩余时间,进行故 事表演和讲述,以及在生自编的小品表演或猜谜活动中,通过轻松、愉快的形式,让生在语气、语音、声 调、表情、动作等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尤其是在猜谜语的游戏中,生能迅速掌握大量的词汇。
    初中生的语言能力是与其思维水平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作为初中语文师,要尽可能多地向生提出一 些开放式的问题,即能使生开动脑筋思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答的问题。如师讲故事时,只讲开头 ,不讲中间发展过程,或只讲过程而不讲开头和结尾等,让生自己去填补空白。我们曾分别在两个不同校 的初一和初二班级进行作文想象、联想思维训练,同时进行口语的发展训练,利用生所用的文具盒的图案进 行合理想象,然后用口语表达,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口语作为中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在实践活动中有所重视和 加强,这对于生整体语文成绩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和素质的发展都有着 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