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数学论文 → 文章内容

浅谈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时机的把握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12 8:28: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提高。今天,多媒体教学网络正在逐步走进学校,直进课堂。多媒体教学网络是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于一体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在其教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面对计算机网络提供的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形象生动的实验模拟空间,形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情感得到健康发展,个性得以完善,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法,建起新型的教学模式。

但在实际教学中,个别教师要么畏首畏尾,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放不开手脚;要么以为有先进的网络支持,让学生放任自流,只可惜放得开,却又收不拢。更有甚者,仍以“应试教育”为纲,只不过从原来低效的“人灌”变成高效的“机灌”,失去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真正意义。我认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时,只有抓住最佳教学时机,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用在导入新课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这是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漪的名言。然而,数学课本呈现知识缺乏动感、枯燥无味,小学生生活经验又少,自控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那么,如何才能将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新知识上来呢?这时,如果能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来营造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以导入新课,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在讲授“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利用多媒体网络来展示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猴王做了三张大小一样的饼,要分给三个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张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小猴甲一块。小猴乙见了说:“太少了,太少了,我要两块。”于是猴王就把第二张饼平均分成了八块,分给小猴乙两块。小猴乙高兴得手舞足蹈。小猴丙更贪心,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无奈猴王只好把第三张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小猴丙三块,于是小猴丙也心满意足了。看完这个故事,教师问:“同学们,它们所分的饼一样多吗?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既满足了小猴子的要求,又将饼分得公平合理呢?”同学们看了小猴的憨态感到十分可爱,教师提出问题后更是议论纷纷,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都想讲出正确答案。但因知识的限制,怎么也讲不出所以然来。这时,教师用略带神秘的表情说道:“如果同学们学习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肯定能解答这些问题。”

这样在讲授新知识之前,通过有趣的故事画面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造成了强烈的悬念,学生疑中生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

二、用在学习新知时,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降低教学难度。

教学手段要为教学目的服务。从具体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出发,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能实现异地通讯和资源共享,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如在教学“简单统计”一课时,教师可以活用教材,让学生来统计一下近几届我国体育健儿参加奥运会的获奖情况。面对如此让人兴奋的话题,学生兴致勃勃的自己上网搜寻有关信息资料,并且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中留言板、语音对话等功能,学生间相互交流、研讨,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协作来完成问题的解决;如有困难,又可以运用电子举手功能,通过学习机向老师发出信号,寻求帮助;而教师又可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的轮流监控功能,实时实地的与学生建立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据此来调控教学过程;最后,教师利用广播教学、电子黑板等功能,将学生操作学习中的典型问题集体讲评,最终形成共识。这样从数据的搜集、整理,到最后形成统计图表,学生不仅掌握了制作统计图表的知识要点,而且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仅油然而生。

又如“相遇应用题”的教学,一要帮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意义,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观念;二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由于要领较多,学生很难想象,单凭教师的说、画也难讲清,在此利用多媒体网络来帮助学生观察数量关系,了解题意,然后利用两个卡通人物的移动和线段的移动闪烁,学生很好地感受到整个运动过程,很容易地理解了“同时出发”、“相对而行”、“相遇”、“速度和”等抽象的概念。在整个新授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巧妙地模拟了两人同时相向而行,显示了或走或停的连续的动态过程,形象有趣地把解题思路呈现给学生,形成两人相向运动的表象,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置学生于所创设的情境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用在学生思维遇阻时,以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表象,完成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理解后的愉悦是认知活动完成后产生的精神享受,这种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后表现出来的情感是学生学习情感的高级形式。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困难,思维受到阻碍,这时利用多媒体适时巧妙的演示,通过诱导、点拨,使学生沟通遇阻的思维,从而突破思维障碍。

如在讲授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遇到这样的一道题:把一个棱长为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二面、三面有红色的各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由于解答本题要有较高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解答起来颇感棘手,而教师使用教具进行引导学生理解又存在着诸多不便。若通过多媒体演示,利用屏幕上的“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演示,既使学生顺利地突破了思维障碍,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四、用在揭示规律时,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较系统的认识。

教材在揭示一些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时,一般把推导过程分成:教学材料、实验或思考、数学结论三个层次来表述。在教法设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