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数学论文 → 文章内容

错误——重要的教学资源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08-8-12 8:25:35

[内容摘要]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用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教学的天空会更广阔。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正视错误,显露真实的课堂;要能够预测错误,展现多姿的课堂;要及时捕捉错误,生成精彩的课堂;师生学会反思错误,共同成长。错误让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错误让师生张扬个性,充满灵性。

[关键词]  错误   资源   真实   预测   捕捉   反思

[正文]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所以,用资源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我们教学的天空会更广阔。

一、正视错误——显露真实的课堂

几年前,美国科学教育协会代表团访问上海,在一所著名的重点中学听了一堂特级教师经过精心准备的课,课堂教学内容精当、层次清楚、语言规范、板书漂亮,问题设计合理,学生回答精妙,这无疑是近乎完美的优质课。然而美国代表团对此却提出质疑:“课堂上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学生们对答如流,既然学生都知道了,这堂课还有必要去上吗?”是啊,我们传统的优质课怎么啦?让美国代表团惊讶的是:课堂上居然没有问题,没有错误!

1、回避错误,美丽虚假。

受制于陈旧的课堂评价标准,我们的“好课”都是教学程序流畅,过渡周密自然,师生配合默契,时间把握恰到好处的。有些课简直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让听课者叹服!细细观察,发现课堂成了老师与部分学生合演的“木偶剧”,教学中不断地暗示。究其原因,执教者不敢让普通学生来回答问题,不敢让学困生板演,生怕出错影响教学节奏,最终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于是我们的课堂在不同程度地回避错误。教师在教学中究竟是以关注学生为核心,还是更多地关注自己怎样教学更顺利?

还有一些课堂上,学生由于缺乏经验,产生认知偏差,出现错误后,教师往往以冷漠的表情令其坐下再想想,而不让其陈述理由。有些错误常常被忽略,学生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正确与否的或含蓄、或直接的反馈。久而久之,学生不敢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无从获得课堂上真实的信息,很多问题在课堂上没有暴露,但课后却错误一片。

“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所以,华而不实的、美丽的、虚假的课堂要不得!

2、正视错误,真实有效。

有一些老师片面理解了新理念,认为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于是课堂上过于关注学习过程,以至于学生出错都不去指出,甚至认为结果无所谓。还有的为了鼓励学生,不惜用一些美丽的“谎言”来帮助学生掩盖学习中的错误,这难道就是新课堂?课堂教学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追求朴素的真实。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大家对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错误有了更深的认识,无论何时,我们都希望展现真实的课堂,有效是以真实为前提的。于是,提倡公开课、研究课不要试教,不要铺垫,更不要彩排,要听原汁原味的、未经雕琢的家常课,课堂上需要面对全体,关注所有,正视各类错误。

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是教师的义务。教育论文在线 http://www.lw26.com

二、预测错误——展现多姿的课堂

课堂上的错误,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凭借教学经验,可以预测学生学习某知识时可能发生哪些错误。教学不仅仅组织单向学习正确知识,更能让学生在思索、讨论中展现多姿多彩的课堂。

1、预计错误,防患未然。

我们在学生学习尚未发生认识偏差之前,把某些错误设法显示出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识角度,凭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识错和改错,从而预先实行控制。

学完《圆锥的体积》,出示判断:“一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让大家明白必须要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出示“一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那这个圆锥和圆柱一定等底等高。”让学生先思考,再用橡皮泥操作验证,使之理解其正命题、逆命题的逻辑关系。

学完《面积单位》后,练习填写单位时,不仅仅出现“一块手帕大400(  )”之类的面积单位,还应该出现“教室的门高2(  )”等长度单位的习题,以加强对单位意义的理解。

这样,控制了可能发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议错、辨错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诱导错误,引导深思。

教师人为地设置一些“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再引导学生自我从错误的迷茫中走出来,能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

例如:学习“能被2、5、3整除的数”,学完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后,请同学们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都认为“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等他们举实例验证时发现错误,探究的积极性更高了,学得也更扎实。

再如:“一块长方形铁皮,长是16厘米,宽8厘米,如果用它剪直径2厘米的圆片,最多可以剪多少个?”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用大面积去除以每块的小面积,即16×8÷[3.14×(2÷2)²] ≈ 41(片)。思考讨论,得出应该用“去尾法”,即40片。然而,本题却根本不能用这种方法去解答!于是,我让学生画草图,一个个豁然开朗:原来正确的解法是(16÷2)×(8÷2)= 32(片),根本不可能剪出40片。进而有学生想到用16×8÷(2×2)=32(片)。可见,经验是一把“双刃剑”,成功因为经验,错误也可能因为经验!

若教师在教学中扶得太多,放得太少,学生在学习中小心翼翼,亦步亦趋,经历的挫折少了,解决问题浅尝辄止,也就不会产生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认认真真地错一回,让学生在摔打中学会对数学问题作深入的思考。

3、故意错误,引发质疑。

居里夫人上小学时,一次老师给同学们讲:在一只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入一颗小石子水就会溢出来,但是放入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溢出来。放学后,居里夫人觉得老师的结论值得怀疑,就亲自动手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