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数学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1 03:59: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方式、工作方式到生产方式都将进行全面的变革,为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培养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是当前工作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现代育理论,目前国际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想,使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各科的过程紧密结合起来。各科的也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一个以生为中心、师为主导并与广泛社区相联系的习环境,实现增强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等技能,同时不仅促进了班级内生的合作交流,而且还促进了本校生与全球性习社区的合作交流,从而大大开阔了生的视野。

期以来,我校参与了育部课程材所《高中数课程材与信息技术整合研究》的实验,以下谈谈在实践中所得到的一些体会。

一、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方式与习方式

信息技术可以为生创造出图文并茂、丰富多彩、人机交互、即时反馈的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下有利于激发生的习兴趣和充分体现生的主体作用。外部给生的刺激也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还可以动手操作,有利于生调动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方式与习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

比如映射这一概念,在传统中多数是通过有限集来建立的,即使用到一些无限集的例子,也是离散的整数集或其子集,对于区间这样的数集之间的映射是尽量回避的。但现行大纲中,映射的给出,主要是为了导出函数的概念,而在很多情况下,函数是区间到区间的映射,即生认识映射的过程与理解函数的概念的过程是脱节的。而运用图形计算器或几何画板,则完全能建立无限集到无限集之间(比如线段上的点组成的集合到圆弧上的点组成的集合)的映射,而且可以让生动手操作获取直接经验,这非常有利于生对映射这一概念的掌握以及以后函数概念的习。

又如求函数的最小值。传统生大多数的解法是把函数转化为分段函数,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得出函数的最小值。如果出现三项以上的绝对值函数,那么解法相当麻烦,故现在科书上较少涉及绝对值函数,但事这上,绝对值函数的最值问题是很有应用价值的(后面将举例说明)。有了图形计算器或计算机,则可让生在计算器上直接快速作出函数的图象,确定函数的最小值。更进一步的意义,几何画板能使代数与几何结合起来,更深层次揭示科间的内在联系。题给函数的最小值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到数轴上两个定点距离的和的最小值,显然最小值就是两定点之间线段的长度,这可以让生用“度量”工具加以验证。进一步数轴上一动点到三个(以及三个)以上定点距离的和的最小值也可让生自己去探索、猜想,并归纳、总结出规律:即当定点的个数为奇数时,使距离的和取得最小值的点的位置为中间一点;当定点的个数为偶数时,使距离的和取得最小值的点的位置为中间一线段(定点可以重复)。也就是说,利用信息技术能更有效地进行“观察——探究——发现——猜想——验证——证明——拓广”的生可以验证自己的猜想,可以自己发现新命题,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逻辑证明的思路,从而丰富自己的数经验,提高直觉能力和想象力。

二、信息技术可实现对信息最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信息不仅是文字,而且还包含图形、动画、图像、声音、视频等其他媒体信息,中假如运用多种媒体创设一个情景,那效果将大大提高。

就数而言,目前更提出要贴近生活,强调增强生的应用意识,促进数模型思想的发展。几何画版中的动态环境,将有效实现模型转换。

例如:某市一所中计划在一个住宅小区设置校车停车点,该小区有12位同,他们的住址及小区交通图如下(图中小写字母为同们的住址):

你能否帮助校在该小区确定一个停车点,并说出你的理由。

这是一道生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问题,用数的知识把问题进行转换即:使12位同到停车点的距离的总和最小,(当然按常识转弯点处不能停车)。本题的数模型就是:在数轴上,到12个定点(含重点)的距离的和最小的点的位置。我们可以运用几何画版的动态情境,移动道路的宽度,再把道路拉直,并把小道隐含(这并不影响距离的和),最后就剩下了一条直线上12个点,如图:

问题就非常明显了,所求的动点的位置在第6至第7个点之间,即线段EF,也就是停车点设在E点到F点之间的任一位置。

运用几何画版进行模型转换,使传统很难做到的问题顺利解决,使数更充满多姿多彩的魅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必将改革传统的思想、观念、内容、理论和习理论,创建出新型的结构,达到既能发挥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生的主体作用的目标,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参考资料:

[1]《普通高级中实验科书(信息技术整合本)·数》第一册(上),人民育出版社,2002年4月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栏目导航
本类热门阅览
相关文章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