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院系招生淡化专业限制 在填报志愿表(卡)中,每个学校志愿后都可以填几个专业,仔细对照各高等学校近几年的招生专业可以发现专业名称有了很大变化,有些已不是原先那些具体的专业,而是一些专业大类(每类都包含若干个原来相类似或近似的专业),譬如北京大学2004年全面实行按学科大类或者说是按院系招生,而不是按很细的专业招生。招生计划表专业名称为“××类”,如“数学类”代表数学学院开设的各个专业;“经济学类”代表经济学院的各个专业,等等。新生入学二年或三年基础课学习后再进行分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的专业。例如,某考生报考北京大学经济学类,他若被如愿录取的话,可以在学习两年以后(在北大的第5学期)在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保险学、金融学、资源环境与发展经济学6个分流专业中进行选择。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采用按大类招生的办法,大大淡化了专业的概念。 2.选专业并非选职业 许多考生把大学学习的专业和毕业后从事的职业等同起来,这是不对的。因为,一是现在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上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学生毕业后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能从事相关领域的许多工作;二是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并不是与社会职业一一对应的,在校学习某一专业涵盖了若干行业的职业;三是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些用到大学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多一些,有些人工作中用到学过的专业知识很少。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工作取消国家分配,改为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后,无论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不再强调所学的具体专业而强调素质能力了。根据调查,所谓“与专业不符”的占毕业生从业的大多数;四是目前大学本科四年接受的主要是基础教育,所谓专业学习其实并不很专,本科毕业生只不过打了一些基础,学到一些继续学习的方法,和适应各方面工作需要的知识能力。但这并不是说,选专业无所谓,可以胡乱来。 3.选专业主要考虑兴趣,而非“冷门”、“热门” 虽说当今大学毕业生适应能力较强,就业面可以很宽,但社会上职业分许多种,分许多行业,就个人而言职业取向也有很大差异,譬如有人喜欢从事医药方面的工作,有人喜欢做经济方面的工作,那么前者学医药类专业就有兴趣、有动力、有主动性,也能学得好。如果让他去学经济学类的专业,不是兴趣所在,学起来索然无味,自然学不好。又如有些人就是不喜欢数、理、化,让他们去学理工,肯定不行。所以在选择专业时兴趣是第一位的。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考生都在追逐热点,而且还把这些热点误认为是“兴趣”,于是出现了热门专业越热,冷门专业越冷的两个极端。要知道热门专业不都是长青树,考生在选报热门专业时,必须考虑两个风险:热门专业的高成本风险、个体理性的集体非理性行为风险。个体理性的集体非理性行为风险是个经济学概念。这里的意思是, 因为是热门专业,所以很多优秀的人都挤到一块儿,自己很难出头,就显得不优秀,再加上热门专业过热,就会供过于求。这是有历史教训的,前几年大家都挤着读会计专业,很多大学,包括一些理工科院校都开设各种层次的会计专业,没两年就人才过剩。 5.各高校不同专业录取分相差悬殊 从各高等学校历年的招生录取资料中可以发现,在同一学校不同的专业录取分相差可能很大。以北京大学2003年一些专业录取平均分为例(在北京市的录取分):生物科学(理)640分、工商管理(理)638分、微电子学(理)599分、医学实验学(理)509分……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部分专业的录取平均分:国际经济与贸易(文)579分、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文)490分。6.选专业时应考虑的因素 (1)个人志向、兴趣爱好; (2)所报学校拟选专业的办学水平; (3)所选专业在该校近几年的录取平均分; (4)专业分数级差。同学校志愿一样,专业志愿顺序间也有分数级差; (5)就业前景; (6)学费水平。不同性质专业,学费水平不一样,如艺术类学费高,农学、师范专业学费较低。 (四)学校、专业哪个优先因人而异 现今的招生录取体制是根据高考成绩的高低来分批次进行的,除非你的考分特别高,可以选择填报最名牌的学校和最喜欢的专业(哪怕是最热门的),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确实是很伤脑筋的。这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选择学校”更重要,因为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极快,想靠大学几年所学受用终生已无可能,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更重要的靠包括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团队精神等的综合素质。这一点从现在用人单位到高校选聘毕业生,对专业要求相对淡化,而更看重学校的名气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可得到印证,名牌学校拥有更好的办学条件和更高的师资水平,在培训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比一般院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且,目前大部分重点院校在新生入学后均不急着分专业,而是按大方向统一学习基础课程,到二、三年级时才确定专业方向。值得关注的是,越来越多的大学允许越来越多的学生可以经过考核后转专业及至转系,更何况专业的“热门”和“冷门”会随时间、环境、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今日的“热门”,明天也许就变“冷门”了。但名牌学校的名气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风风雨雨才树立起来的,名牌效应可以伴随一个人的一辈子。另一种观点是“选择专业”很重要,因为升学是为了就业,选择一个毕业后能用得上,更容易就业的专业当然比学校重要,否则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如果专业冷僻,社会需求小,找不着工作岂非白搭。而且仅仅是为名牌而名牌,所学专业非自己所愿,也容易挫伤积极性和进取心。如果换一个角度来考虑的话,由于目前就业、考研、出国是高校毕业生的三大去向,在填报志愿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