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1、专业喜好是重要因素 平时功课一直不错的小杨,02年以高分考入了上海大学生命学院。身边的人都替他惋惜,按照他的成绩完全可以考上复旦、交大这样的名校。可他却觉得“分超所值”,自己的选择完全正确。 小杨高中就读于区重点延吉中学,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只是在最后模拟考的时候发挥失常,没有考出应有的水平。填志愿的时候,他的第一志愿是上大的生命学院强化班。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很不理解,以为他是因为模拟考的失误受了打击,所以才对自己放低了要求。 高考时,他考出了490多分的好成绩,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可是小杨却说:“我一直很喜欢生命科学这个专业。专业是我当初填报志愿的首选因素。我衡量了一下各个学校生命科学专业的分数线,觉得考上大最有把握。事实上,如果我选择的是其他学校,现在就肯定和生命科学无缘了,因为其他学校的这个专业分数线都超过了500分。而且我现在念的又是强化班,何乐而不为呢?” 2、勇气让我圆了复旦梦 “按照我原先的水平,考复旦可能只是梦想,但是既然有了加分,我还是决定试一下。”复旦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小姚回想起当年填志愿时的情形,仍然感慨万分。 小姚毕业于一所不错的区重点中学,平时功课不错,但是并不冒尖。在区重点中学里,如果不是成绩很拔尖的学生,保险起见,老师一般不会鼓励他们贸然填报复旦这样的名牌大学。毕业前,小姚因为出色的工作被评为上海市三好学生,有了20分的加分。这为原本对考复旦没有把握的小姚增加了信心。 “复旦是很多人的梦想,轻易放弃肯定是不舍得的。我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基础也还可以,现在有了20分的加分,加上我原有的水平,我权衡之后还是决定拼一下。”最后小姚还为这个选择做了道保险,她选择的是复旦的零志愿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我觉得自己很适合教师这个职业,这个选择一点都不勉强,也不委屈自己。而且一旦发挥不好,还能有所补救,考试的时候压力就小了很多。” 3、去外地院校圆好梦 小杨是一名2003届的高中毕业生,熟悉他的人都说他运气好,442分,刚过文科一本线一分,就连上海大学也进不了,可他却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能说他不幸运吗?其实,在这幸运的背后,有着一些难以忘怀的故事。 在“五一”长假的第一天,全家人聚在一起,商量填志愿。爸爸妈妈各拿出一张自以为周密合理的志愿表供他参考,他一看,大同小异———一本第一志愿都是上海大学,而后便是充充数的废志愿;二本也是如此,除了第一志愿上海师大外,其他也是凑数的。他大着胆子说:“我想报外地学校!”并拿出了2000年至2002年外地高校录取人数和分数线一书,摊在父母面前,分析利弊得失。很幸运,爸爸和妈妈考虑再三,最终通情达理地答应了。就这样,他在8个大学志愿上,填了7个外地大学。 通知书下来了,小杨被心仪已久的第一志愿北京广播学院录取,而今年的上海大学则因为考生趋之若鹜,第一次脱离一本底线,录取分数涨到444分,他为自己明智的选择而感到庆幸。 4、安排好“梯度”进名校 李同学是华东师大大一学生,来自四川,他也有一些可以和上海的学弟学妹们共享的志愿经: 要提高填报志愿命中率,自己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例如,自己是在哪一类中学读书,平时成绩如何,再根据每一年全省总的高考录取率,推算出自己大致的位置。李同学以前就读的高中较好,平时在班级排名也不错,给自己的定位就要求是重点大学。 其次,要认真了解历年来各院校和各专业的报考人数和招生人数大致比例,最好比照一下自己大概所能报考院校的历年成绩。这种比照从模拟考就可以开始了,但因为模拟考其实一般比高考难度大,所以分数上可以略微降一降。当然,最后高考的成绩估分是很重要的,一般来说要比较严格地估计,李同学自己最后的分数比估计的要高出20分。尽管如此,但由于大部分同学都是这样,也就没怎么吃亏。 对于填报志愿的梯度,李同学认为,想提前批最好要报上,至少给自己多一个机会,他就是这样进了华师大的。但同时要提醒的是,如果自己成绩足够好,并有一所明确想进的大学,提前批次的填报最好还是三思而后行。他的班上就有这样的例子,成绩已经够进北大了,但被提前批次的一所学校录取了。后悔已晚。接下来的第一志愿是最为重要的,选报学校要恰当,有一定把握最好。但因为第一志愿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命中,所以安排二三志愿也要慎重,有一定层次性。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和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教训] 5、政策一定要搞清楚 小马和他的父母至今仍然为当初没有搞清楚“最低录取分数线加分”和“最低投档线加分”的事懊悔。“如果当初不是迷信加分填了财大,我大概就能上另一所一本院校的!”小马遗憾地说。 2002年,小马参加了财大的加分考试,获得了10分的加分。考试前,小马异常兴奋,觉得自己稳操胜券,肯定能考上这所一本里不错的学校。可是,没想到尽管高考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