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报志愿已不再遥远,许多学生和家长正在为何去何从而焦虑不已,他们迫切想知道“过来人”填报的操作实例。从本期起,我们推出本栏目,以供参考。 随大流考计算机专业 我是在1993年考的大学。那时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公认的热门专业,将来找工作肯定 会比较容易,而且男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学计算机专业会比较适合。在一片鼓励声中,本来就对大多数专业不甚了解的我,选择了随大流,就此决定报考计算机专业。 当然,选择这一个热门专业,对我来说还是有很大压力的。那时高考录取率很低,能进大学就很不容易了,更不要说考吃香的专业了。虽然我的成绩一直都不错,但能不能考上?如何才能考上?这些问题不断在我脑中盘旋。 底气不足反映在填报志愿表上。当时开设计算机专业的高校不多,如果报考复旦、交大等重点大学计算机系的话,我觉得把握不大。为了保险起见,我选择了当时也在一本中招生的上海海运学院计算机专业,将其作为我的第一志愿学校和第一志愿专业。可接下来我的二本第一志愿该填什么呢?正好那时海运学院二本也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我想反正已经认定计算机专业了,不如坚持到底吧,所以就毫不犹豫地填了海运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 高考时我发挥得不是很好,没有能够进一本,被二本海运学院的计算机应用专业录取了,终于如愿以偿。 大学四年十分勤奋 其实我们的大学课程还是比较轻松的。大一上的是一些基础课程,大二开始一半上基础课、一半上专业课,到了大三大四就全是专业课了。计算机专业最看重的是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我们的很多基础课,特别是最锻炼逻辑思维的高等数学等数理类课程,都要比其他专业难一些。常会发生一节课听下来,没开过小差,却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 一直到开始接触专业课程时,我才发现学计算机并不是我起先想像的那样。事实上,很大一部分专业课都是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老师上课是板书加讲解,说着一些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我们则在下面拼命地记笔记。所有的命令都需要记忆,操作方法也要像和尚念经般地背出来,绝大多数考试也同其他专业的学生一样,采用考卷和笔试的形式,所以真正接触电脑的时间并不多。只是在上了理论课后才有机会进机房,把老师前一堂课教的内容操作一遍。记得有一门网络技术课,当时对大多数人而言,网络还很陌生,刚看到课名时,还以为是教我们如何运用和了解互联网呢,这可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可看到教材才知道,这只是一门从全局和整体角度出发,帮助我们形成一个网络概念的课程,十分抽象。 到了大三,电脑公司在上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一家电脑公司做了兼职。到那里才发现这是个绝佳的锻炼机会,它真正把书本上的那些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了,大大扩展了我的视野,学到了很多书本上还没来得及收录的东西,为我后来从事电脑行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只找专业对口的工作 转眼间要毕业了。每年这时候,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会面临找工作的问题。我心中有一个信念:决不能随便找一个工作,我四年的学习决不能荒废,一定要找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如软件开发、网页制作,或进电脑公司。 机会很快就来了,有一家新开的电脑公司正在招人。他们看了我的毕业设计后就决定录用我,第一份工作就这样轻松地找到了,我在这家电脑公司里做起了电脑工程师。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这家公司是国企,我做了两年多。这时上海的IT行业已经有很多外资公司了,我也想去外企试试,遂通过朋友介绍,到了一家香港人投资的网站工作。这里的工资虽然比国企高很多,但真的是很辛苦,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真正体会到了做IT风光背后的辛苦。后来由于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我所在的网站因为港商不再投资而倒闭了,这也是整个IT行业滑坡的时候。那时,我找到了现在的这份工作。 我的心中始终有一根弦,那就是不管跳多少次槽,换多少次工作,我始终要求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和我所学的计算机专业有关。因为我的积累是我最大的财富。 我的体会 当初填报志愿时,计算机专业最吸引我的是其行业的发展前景。那时的计算机行业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炙手可热。而我的想法也十分简单,没想过具体从事什么工作,只是由于其诱人的前景而认准了它。 然而在短短几年里,随着全球IT行业大热,国内计算机专业也从当初仅有的几所高校开办,到现在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面积铺开,每年积累下来的计算机科班毕业的专业新生力量和随大流涌入IT行业的非本专业人员越来越多,计算机行业的从业者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此时又恰逢全球IT行业步入结构重组阶段,因而现在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已不可能像前几年那么趾高气扬了。 可计算机毕竟是一切现代化技术必不可少的支持,随着技术和环境条件的逐步成熟,这一行业必将迎来更广阔、更健康的发展空间。大学计算机专业从来没有受到冷落过,虽然热门程度不及当年,但始终还是最受考生欢迎的专业之一。其实从这几年高考各专业的分数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观点还是和我一样的。 计算机行业也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我个人的经验是:大学四年,师傅领进门,学习却要靠自身。不要指望大学课堂学的都能在实际工作中用得上。从计算机专业课程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它的作用是帮助我们在将来工作、进修时能够看懂和理解一些最新的知识。要想在这一行里立足,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 作者简介:郑旭振,1993年以二本第一志愿考入上海海运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1997年本科毕业。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国企电脑公司做电脑工程师,现为上海科技馆计算机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