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广东省东莞市2016年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的倒数是()A.2 B.﹣2 C. D.﹣2.国家提倡"低碳减排",湛江某公司计划在海边建风能发电站,电站年均发电量约为213000000度,若将数据213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13×106 B.21.3×107 C.2.13×108 D.2.13×1093.气候宜人的省级度假胜地吴川吉兆,测得一至五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7、17、20、22、24(单位:℃),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24 B.22 C.20 D.174.如图,所给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5.已知一个正多边形一个外角是72°,则这个正多边形是()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6.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2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oa3=a6 B.(a2)4=a6 C.a4÷a=a3 D.(x+y)2=x2+y28.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9.若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ky2﹣7y﹣7=0有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 B.k≥﹣且k≠0 C.k≤﹣ D.k>﹣且k≠010.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大致图象如图,关于该二次函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函数有最小值 B.对称轴是直线x=C.当x<,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当﹣1<x<2时,y>0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化简:(﹣)×(a2﹣1)=.1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3.如图是一副三角板叠放的示意图,则∠α=.14.已知=,则=.15.如图,AC⊥BC,AC=BC=4,以BC为直径作半圆,圆心为O.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作弧AB,过点O作AC的平行线交两弧于点D、E,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6.第一个图形为矩形,依次连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图形(菱形),按照此方法继续下去.已知第一个图形的面积为3,则第n个图形的面积为.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计算:+|π﹣4|+(﹣1)0﹣()﹣2.18.某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条全长为6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提前5天完成这一任务,原计划每天铺设多少米管道?19.如图,点D在△ABC的AB边上,且∠ACD=∠A.(1)作∠B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判断直线DE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不要求证明).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如图,某船由西向东航行,在点A测得小岛O在北偏东60°,船航行了10海里后到达点B,这时测得小岛O在北偏东45°,船继续航行到点C时,测得小岛O恰好在船的正北方,求此时船到小岛的距离.21.甲、乙两组数据(单位:厘米)如下表甲组 173 172 174 172 174乙组 173 174 172 173 173(1)根据以上数据填表(参考公式:S2=[(x1﹣)2+(x2﹣)2+…+(xn﹣)2]) 众数(单位:厘米) 平均数(单位:厘米) 方差(单位:厘米)甲组 乙组 (2)那一组数据比较稳定?2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5,AC=6.过D点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1)求△BDE的周长;(2)点P为线段BC上的点,连接PO并延长交AD于点Q.求证:BP=DQ.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x>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交点为A(m,2).(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写出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3)设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若P是x轴上一点,且满足△PAB的面积是4,求P的坐标.24.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且顶点为D(1,4).(1)求b和c的值;(2)如图,连接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相交于点E,点P是线段BC上一动点,作点P作PF∥DF,交抛物线于点F,设点P的横坐标为m;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的长,并求当四边形DEPF为平行四边形时m的值;②设△BCF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25.如图1,已知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分别延长OA到点F,OD到点E,使OF=OA,OE=OD,连结EF,将△FOE绕点O逆时针旋转α角得到△F′OE′.连结AE′、BF′.(1)如图2,探究AE′与B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2)如图3,当α=45°,AB=4时,求:①∠AE′O的度数;②BF′的长度.2015年广东省东莞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的倒数是()A.2 B.﹣2 C. D.﹣【考点】倒数.【分析】直接根据倒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2×=1,∴2的倒数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倒数的定义,即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2.国家提倡"低碳减排",湛江某公司计划在海边建风能发电站,电站年均发电量约为213000000度,若将数据213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213×106 B.21.3×107 C.2.13×108 D.2.13×109【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分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解答】解:将213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13×108.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3.气候宜人的省级度假胜地吴川吉兆,测得一至五月份的平均气温分别为17、17、20、22、24(单位:℃),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24 B.22 C.20 D.17【考点】中位数.【分析】先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再找出最中间的数即可.【解答】解: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7、17、20、22、24,最中间的数是20,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0;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定义是本题的关键.4.如图,所给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进行分析可以选出答案.【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A选项错误;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B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C选项正确;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寻找对称中心,图形旋转180度后与原图形重合.5.已知一个正多边形一个外角是72°,则这个正多边形是()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七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外角相等,因而用360°除以外角的度数,就得到外角和中外角的个数,外角的个数就是多边形的边数.【解答】解: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360°÷72°=5.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的关系,熟记正多边形的边数与外角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下列各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B. C. D.2【考点】最简二次根式.【分析】根据最简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不含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是最简二次根式,可得答案.【解答】解:A、被开方数含分母,故A不是最简二次根式;B、含分母,故B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B不是最简二次根式;C、是最简二次根式,故C正确;D、含能开方的因数,故D不是最简二次根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是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不含能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是最简二次根式.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oa3=a6 B.(a2)4=a6 C.a4÷a=a3 D.(x+y)2=x2+y2【考点】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专题】计算题.【分析】A、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B、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C、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D、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展开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解答】解:A、a2oa3=a5,故A错误;B、(a2)4=a8,故B错误;C、a4÷a=a3,故C正确;D、(x+y)2=x2+2xy+y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公式及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8.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9.若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ky2﹣7y﹣7=0有实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 B.k≥﹣且k≠0 C.k≤﹣ D.k>﹣且k≠0【考点】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和△的意义可得k≠0且△≥0,即(﹣7)2﹣4k×(﹣7)≥0,再解两个不等式,它们的公共部分即为k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ky2﹣7y﹣7=0有实数根,∴k≠0且△≥0,即(﹣7)2﹣4k×(﹣7)≥0,解得k≥﹣,∴k的取值范围是k≥﹣且k≠0.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10.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大致图象如图,关于该二次函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函数有最小值 B.对称轴是直线x=C.当x<,y随x的增大而减小 D.当﹣1<x<2时,y>0【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专题】压轴题;数形结合.【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A;根据图形直接判断B;根据对称轴结合开口方向得出函数的增减性,进而判断C;根据图象,当﹣1<x<2时,抛物线落在x轴的下方,则y<0,从而判断D.【解答】解:A、由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可知a>0,函数有最小值,正确,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对称轴为x=,正确,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因为a>0,所以,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正确,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当﹣1<x<2时,y<0,错误,故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二、填空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化简:(﹣)×(a2﹣1)=a+3.【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o(a+1)(a﹣1)=2a+2﹣a+1=a+3.故答案为:a+3【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2.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6.【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析】分别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其公共解集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3,由②得,x<﹣6,故此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6.故答案为:x<﹣6.【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3.如图是一副三角板叠放的示意图,则∠α=75°.【考点】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分析】首先根据三角板度数可得:∠ACB=90°,∠1=45°,再根据角的和差关系可得∠2的度数,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可得答案.【解答】解:∵∠ACB=90°,∠1=45°,∴∠2=90°﹣45°=45°,∴∠α=45°+30°=75°,故答案为:7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14.已知=,则=.【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根据比例设x=3k,y=5k,然后带入比例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设x=3k,y=5k,∴==.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设k法"求解更简便.15.如图,AC⊥BC,AC=BC=4,以BC为直径作半圆,圆心为O.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作弧AB,过点O作AC的平行线交两弧于点D、E,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专题】压轴题.【分析】如图,连接CE.图中S阴影=S扇形BCE﹣S扇形BOD﹣S△OCE.根据已知条件易求得OB=OC=OD=2,BC=CE=4.∠ECB=60°,OE=2所以由扇形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连接CE.∵AC⊥BC,AC=BC=4,以BC为直径作半圆,圆心为点O;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作弧AB,∴∠ACB=90°,OB=OC=OD=2,BC=CE=4.又∵OE∥AC,∴∠ACB=∠COE=90°.∴在直角△OEC中,OC=2,CE=4,∴∠CEO=30°,∠ECB=60°,OE=2∴S阴影=S扇形BCE﹣S扇形BOD﹣S△OCE=﹣π×22﹣×2×2=﹣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一定要注意分割成规则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16.第一个图形为矩形,依次连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图形(菱形),按照此方法继续下去.已知第一个图形的面积为3,则第n个图形的面积为()2n﹣2.【考点】中点四边形.【专题】规律型.【分析】易得第二个矩形的面积为(×3)2,第三个矩形的面积为(×3)4,依此类推,第n个矩形的面积为(×3)2n﹣2.【解答】解:已知第一个矩形的面积为3.第二个矩形的面积为原来的(×3)2×2﹣2=×32;第三个矩形的面积是(×3)2×3﹣2=×32;…故第n个矩形的面积为:(×3)2n﹣2.故答案为:()2n﹣2.【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矩形、菱形的性质,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计算:+|π﹣4|+(﹣1)0﹣()﹣2.【考点】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第一项利用算术平方根定义计算,第二项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化简,第三项利用零指数幂法则计算,最后一项利用负整数指数幂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3+4﹣π+1﹣4=4﹣π.【点评】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8.某市为治理污水,需要铺设一条全长为600米的污水排放管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施工时,每天的工效比原计划增加20%,结果提前5天完成这一任务,原计划每天铺设多少米管道?【考点】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先设原计划每天铺设x米管道,则实际施工时,每天的铺设管道(1+20%)x米,由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原计划的工作时间﹣实际的工作时间=5,然后列出方程可求出结果,最后检验并作答.【解答】解:设原计划每天铺设x米管道,由题意得:﹣=5,解得:x=20,经检验:x=20是原方程的解.答:原计划每天铺设20米管道.【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设、列、解、验、答.必须严格按照这5步进行做题,规范解题步骤,另外还要注意完整性:如设和答叙述要完整,要写出单位等.19.如图,点D在△ABC的AB边上,且∠ACD=∠A.(1)作∠BDC的平分线DE,交BC于点E(用尺规作图法,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判断直线DE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不要求证明).【考点】作图-基本作图;平行线的判定.【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基本作图的作法作图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DE=∠BDC,根据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性质可得∠A=∠BDC,再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结论.【解答】解:(1)如图所示:(2)DE∥AC∵DE平分∠BDC,∴∠BDE=∠BDC,∵∠ACD=∠A,∠ACD+∠A=∠BDC,∴∠A=∠BDC,∴∠A=∠BDE,∴DE∥A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基本作图,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掌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四、解答题(二)(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如图,某船由西向东航行,在点A测得小岛O在北偏东60°,船航行了10海里后到达点B,这时测得小岛O在北偏东45°,船继续航行到点C时,测得小岛O恰好在船的正北方,求此时船到小岛的距离.【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专题】探究型.【分析】设OC=x海里,依题意得,BC=OC=x,AC=,再根据AC﹣BC=10即可得到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解答】解:设OC=x海里,依题意得,BC=OC=x,AC=.∴AC﹣BC=10,即()x=10,∴x==5(+1),答:船与小岛的距离是5(+1)海里.【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根据题意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甲、乙两组数据(单位:厘米)如下表甲组 173 172 174 172 174乙组 173 174 172 173 173(1)根据以上数据填表(参考公式:S2=[(x1﹣)2+(x2﹣)2+…+(xn﹣)2]) 众数(单位:厘米) 平均数(单位:厘米) 方差(单位:厘米)甲组 172 173 0.8乙组 173 173 0.4(2)那一组数据比较稳定?【考点】方差;加权平均数;众数.【分析】(1)根据众数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平均数是所有数的和除以数的个数,方差:s2=[(x1﹣x?)2+(x2﹣x?)2+…+(xn﹣x?)2]进行计算即可;(2)方差小的数据稳定.【解答】解:(1)填表如下: 众数(单位:厘米) 平均数(单位:厘米) 方差(单位:厘米)甲组 172 173 0.8乙组 173 173 0.4(2)∵0.4<0.8,∴乙组数据比较稳定.【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方差、众数、平均数,关键是掌握方差的定义与意义: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n的平均数为,则方差S2=[(x1﹣)2+(x2﹣)2+…+(xn﹣)2],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22.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5,AC=6.过D点作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1)求△BDE的周长;(2)点P为线段BC上的点,连接PO并延长交AD于点Q.求证:BP=DQ.【考点】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分析】(1)因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及互相平分就可以在Rt△AO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B,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及性质就可以求出△BDE的周长;(2)容易证明△DOQ≌△BOP,再利用它们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了.【解答】(1)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5,AC⊥BD,OB=OD,OA=OC=3∴OB==4,BD=2OB=8,∵AD∥CE,AC∥DE,∴四边形ACED是平行四边形,∴CE=AD=BC=5,DE=AC=6,∴△BDE的周长是:BD+BC+CE+DE=8+10+6=24.(2)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AD∥BC,∴∠QDO=∠PBO,∵在△DOQ和△BOP中,∴△DOQ≌△BOP(ASA),∴BP=DQ.【点评】本题主要利用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及勾股定理来解决,也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y=(x>0)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交点为A(m,2).(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写出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3)设一次函数y=kx﹣k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若P是x轴上一点,且满足△PAB的面积是4,求P的坐标.【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分析】(1)将A点坐标代入y=(x>0),求出m的值为2,再将(2,2)代入y=kx﹣k,求出k的值,即可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即可求得;(3)将三角形以x轴为分界线,分为两个三角形计算,再把它们相加.【解答】解:(1)将A(m,2)代入y=(x>0)得,m=2,则A点坐标为A(2,2),将A(2,2)代入y=kx﹣k得,2k﹣k=2,解得k=2,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2;(2)∵A(2,2),∴根据图象可知:反比例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0<x<2;(3)∵一次函数y=2x﹣2与x轴的交点为C(1,0),与y轴的交点为B(0,﹣2),S△ABP=S△ACP+S△BPC,∴×2CP+×2CP=4,解得CP=2.则P点坐标为(3,0),(﹣1,0).【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求出函数解析式并熟悉点的坐标与图形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4.已知抛物线y=﹣x2+bx+c与x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且顶点为D(1,4).(1)求b和c的值;(2)如图,连接BC,与抛物线的对称轴相交于点E,点P是线段BC上一动点,作点P作PF∥DF,交抛物线于点F,设点P的横坐标为m;①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的长,并求当四边形DEPF为平行四边形时m的值;②设△BCF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分析】(1)设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式,代入顶点坐标即可求得b、c的值;(2)①PF的长就是当x=m时,抛物线的值与直线BC所在一次函数的值的差.可先根据B,C的坐标求出BC所在直线的解析式,然后将m分别代入直线BC和抛物线的解析式中,求得出两函数的值的差就是PF的长.根据直线BC的解析式,可得出E点的坐标,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可求出D点的坐标,然后根据坐标系中两点的距离公式,可求出DE的长,然后让PF=DE,即可求出此时m的值.②可将三角形BCF分成两部分来求:一部分是三角形PFC,以PF为底边,以P的横坐标为高即可得出三角形PFC的面积.一部分是三角形PFB,以PF为底边,以P、B两点的横坐标差的绝对值为高,即可求出三角形PFB的面积.然后根据三角形BCF的面积=三角形PFC的面积+三角形PFB的面积,可求出关于S、m的函数关系式,配方后即可确定最大值.【解答】解:(1)设y=﹣x2+bx+c=﹣(x﹣h)2+k,∵顶点为D(1,4),∴y=﹣x2+bx+c=﹣(x﹣1)2+4=﹣x2+2x+3,∴b=2,c=3;(2)令y=0,则﹣x2+2x+3=﹣(x+1)(x﹣3)=0,解得,x=﹣1或x=3,则A(﹣1,0),B(3,0).令x=0,则y=0,则C(0,3).综上所述,A(﹣1,0),B(3,0),C(0,3),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1;①设直线BC的函数关系式为:y=kx+b(k≠0).把B(3,0),C(0,3)分别代入得:,解得:k=﹣1,b=3.所以直线BC的函数关系式为:y=﹣x+3.当x=1时,y=﹣1+3=2,∴E(1,2).当x=m时,y=﹣m+3,∴P(m,﹣m+3).在y=﹣x2+2x+3中,当x=1时,y=4.∴D(1,4)当x=m时,y=﹣m2+2m+3,∴F(m,﹣m2+2m+3)∴线段DE=4﹣2=2,线段PF=﹣m2+2m+3﹣(﹣m+3)=﹣m2+3m∵PF∥DE,∴当PF=ED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由﹣m2+3m=2,解得:m1=2,m2=1(不合题意,舍去).因此,当m=2时,四边形PEDF为平行四边形.②设直线PF与x轴交于点M,由B(3,0),O(0,0),可得:OB=OM+MB=3.S=S△BCF=S△BPF+S△CPF=FPoOM+FPoBM=(﹣m2+3m)×3=﹣m2+m=﹣(m﹣)2+.∴S的最大值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根据二次函数得出相关点的坐标和对称轴的解析式是解题的基础.25.如图1,已知O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分别延长OA到点F,OD到点E,使OF=OA,OE=OD,连结EF,将△FOE绕点O逆时针旋转α角得到△F′OE′.连结AE′、BF′.(1)如图2,探究AE′与BF′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2)如图3,当α=45°,AB=4时,求:①∠AE′O的度数;②BF′的长度.【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分析】(1)首先证明△AOE′≌△BO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即可证得;(2)①当α=45°时,OF′=OE′=OA,∠E′OF′=90°,所以A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E′F′斜边中点,∠AE′O=45°;②易证四边形AOBF′是正方形,BF′=OA=AB=2.【解答】解:(1)∵正方形ABCD中,OA=OD=OB,又∵OF=2OA,OE=2OD,∴OE=OF,则OE′=OF′,在△AOE′和△BOF′中,,∴△AOE′≌△BOF′∴AE′=BF′;(2)①当α=45°时,OF′=OE′=OA,∠E′OF′=90°,∴△OE′F′是腰直角三角形,A为E′F′中点,∴∠AE′O=45°;②∵△AOE′≌△BOF′,∴∠BF′O=∠AE′O=45°,∵∠OF′A=45°,∴∠BF′A=90°,∵∠BF′A=∠F′AO=∠AOB=90°,OA=OB,∴四边形AOBF′是正方形,∴BF′=OA=AB=2.【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旋转变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正方形的性质,熟练的运用旋转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