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藤野先生》教学设计阜阳二十中范静【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1.教学理念:⑴分析,从矛盾开始:无矛盾无以分析。本文的“矛盾”就在“伟大”这个词上,抓住这个情感的聚焦点展开教学,更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文体特点,也使教学找到了一个进入文本的最佳切入点。⑵让对话在“伟大”中穿行:以“伟大”为纵线贯穿全课,结构紧凑,板块清晰;主线分明,不蔓不枝;层层剥笋,循序渐进。⑶引读:在教师引领下反复朗读文章第37段,不但使学生的理解层层深入,渐入佳境,而且使课堂呈现一种重章复沓之美。2.教学目标:⑴理解用典型事例写人的方法⑵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⑶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情谊二、教学过程㈠导入:拎出“伟大”1.板书标题、作者。2.谈话:从小学至今,我们一定都有自己难忘的老师。你能用一两句话评价他吗?藤野先生,是鲁迅1904—1906年在日本仙台留学时的一位医学教授,二十多年后的中年鲁迅是怎样评价他的这位老师的呢?齐读,从中你读出了什么问题?3.设疑:和一个普通的教授,仅仅两年的师生情谊,自鲁迅先生离开日本就再未与他相见,况且鲁迅后来也弃医从文,作为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为什么用“伟大”这样的字眼相颂呢?板书:伟大?学生活动:1.回忆、评价自己的老师。2.找出并齐读第37段,质疑。㈡探究一:感受“伟大”学习第6-23段。用以下问题引领:1.标题是“藤野先生”,先看两人的相识。指名读第6-10段。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藤野的?藤野留给你的最深的印象是什么?2.再看两人的交往。指名读11-23段。作者选取了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几件事?结合原文谈谈,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提示:教师要在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着力。①“叫我”“你能抄下来么?”“拿来我看!”“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吃了一惊”“不安和感激”“不但……也都……”“一直”。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