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统编本《黄河颂》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文本特点的发掘:《黄河颂》是光未然创作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这是一篇典型的赞颂古老黄河的雄姿,赞颂五千年的古国文化,赞颂中华儿女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赞颂伟大又坚强的民族精神的现代诗歌。1.本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层次清晰。朗诵词部分概括了全诗的内容和所抒发的感情:黄河表现了我们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本首诗要抒发对黄河的赞颂。歌词部分是对黄河的具体赞颂,比朗诵词部分有了更多的抒情色彩。首先从黄河的外在形态方面进行了赞颂,它惊涛澎湃、它九曲连环,它流程远,它流域广。接着连用三个“啊!黄河!”重章叠句进行抒情赞颂,赞颂了黄河是古老文化的发源见证了无数英雄的故事,赞颂了黄河是民族的屏障,赞颂了黄河哺育了民族的伟大精神。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要向黄河学习,向黄河一样伟大坚强。第二部分连用三个“啊!黄河!”形成回环往复的美,共用了11个感叹号,让抒情达到最高点。2.第二人称的自然转换及拟人修辞的配合,使抒情更加自然、饱满。三个“啊!黄河!”诗人转入直接抒情,人称也由第一人称自然转化为第二人称,这样的人称转换自然而亲切,有利于诗人感情的抒发。而本身“你”字的使用就是一种拟人修辞的运用,也很自然地引出了更多的拟人,比如:“在你的身边扮演”,“用你那英雄的体魄”,“伸出千万条铁的屏障”,“将要在你的哺育下”。拟人修辞的运用也使对黄河的赞颂变得更亲切。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