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统编本《最后一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文本特点的发掘1.独特的叙事视角——儿童一般表现国家危亡的小说应当是悲剧,然而作者选择一个平时学习很不用功,经常逃学的“我”小弗郎西作为叙述者,叙述了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最后一课”,许多内容甚至读来有一种稚拙天真的情趣,但是表现出的细腻、真实、感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却深入人心,这是采用儿童叙事视角的独特魅力,这种叙事方式使得小说更加含蓄,艺术化,意蕴深远,耐人寻味。2.民族危亡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自觉、自省我们阅读《最后一课》,如果忽略了其中的自觉、自省与救亡意识,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便是不完整的。这些意识,在这里是指小说中人物的自我批判意识。小弗郎士的心灵历程一般都被简单地处理成“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强调“我”由不懂事到懂事。但是正因为“我”的年龄小,所以“我”的自我批判就有着重要的衬托意义。比起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的批判就深刻得多了。“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这实际上是对民族劣根性的批判。在谈及法国语言的学习时,批判是深刻的,力度是很大的。韩麦尔先生承认“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