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生物
关键字: 所属栏目:

浅谈生物教学与环境教育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5-11-27 07:51:17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全球性的环境危机,面对污染严重的大自然,人们开始惊呼:“人类正在失去自己的家园“。给后代保留一个洁净的地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的历史潮流。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早在1987年联合国就提出把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环境教育10年,1997年联合国再度召开世界环境大会,并制定21世纪第一感“环境教育10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可见,环境教育民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环境事业也跨入新阶段,这势必对环境教育提出更高要求,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批转国家环保局(关于出席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情况及有关对策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各级学校都要重视环境教育,在中小学和幼儿园中普及环保知识。”各级领导认真贯彻中央有关环境教育的决定,刘世宣副市长在《顺德市1998年环境保护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教育部门要把环境保护渗透到学校,要大力开展中小学的环境教育,支持建立一批中小学环境教育基地,学校要将环境教育贯彻于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

 

  在中学各学科中,生物可与环境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与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物要从环境不断地摄取物质和能量,因而受到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不断地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许多国家,包括我国的中学生物课程都贯彻着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结构。我们统计中学生物与环境相关的知识点表明,初中《生物》与环境教育相关的有42个知识点。教学实践证明:生物教学适合和必须进行环境教育,环境教育离不开生物科教学的参与。

  另一方面,环境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物教学的地位。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共同的话题,学校环境教育被逐渐普及,这就给中学生物教学带来了转机。因为不少学校,环境教育被安排在生物课上进行,许多学校的环境课外活动小组也由生物教师负责辅导。应该说,随着全世界,全社会对环境的日益重视,环境教育必将普及,生物科的重要性也必将为人们重新认识。

  从生物学科的内容出发,要充分符合环境教育的要求,中学生物课应强调以下层次的知识和技能:

  一是强化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生物资源与现状问题。

  如我国地大物博,有位居世界第三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有位居世界第四的102.6亿立方米的林木蓄积,拥有世界第五的9589万公顷耕地,并拥有十分丰富的生物资源,作为一个资源大国,值得我们自豪。但人口众多这基本国情,使我国按人均标准衡量,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在“植物资源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教学内容中,要强调指出,尽管我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虽为可再生资源,但它决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由于人口剧增,加上自然因素等影响,造成了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每年被水冲走的地表土达50亿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一些珍稀动植物正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自50年代以来,我国的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等十几种珍稀鸟兽已经绝迹或基本绝迹,白唇鹿、朱—等数量也几稀少。据推测:在未来的40年内,亚洲象、华南虎、东北虎等十多种珍稀动物将在中国消失。由此可见,生物资源极待保护和发展,能源危机迫在眉睫,以这种危机感来激发我们的同学,爱我资源,爱我中华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是增强环境意识的教育。

  1. 使学生理解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通过初中《生理卫生》中“呼吸系统”的教学讲解大气污染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结合“饮食卫生”、“传染病”讲解水污染与疾病的关系,结合“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教学把有毒物质(如农药DDT等)通过食物链,浓度逐级放大,导致破坏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的道理介绍给学生等等。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引起温室效应问题”,“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与紫外线辐射的危害”,“酸雨及其对环境的破坏”,“有毒物质多人类环境的污染”等等。通过介绍“伦敦的杀人烟雾事件”,“日本的水—病事件”,“印度的博帕尔毒气事件”告诉学生大气污染与水体污染的典型实例。在:“生态平衡”内容中讲述我国黄土高原生态平衡被破坏成沟壑纵横的荒山秃岭的历史教训。并告诉学生一些数据: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污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排废气量为7万亿标立方米,污水排放总量为340亿吨,全国城市大气降尘和颗粒物全超标。一些专家在环境与发展讨论会上呼吁:“救救中国的环境”。以次告之学生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此增强环境的忧患意识。

  2.教育学生重视并参与保护自然环境

  在“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环境的保护”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等内容中,介绍我国在自然保护的参与和法规,80年代初,我国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90年代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和《湿地公约》,我国在颁布了《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森林法》后,又陆续颁布了《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等一系列法规,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我国在自然保护的决心和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同时,介绍植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通过种树,养花硫化美化环境,在《动物》内容的学习中,是学生了解到那些是有益动物,需要保护,而有些动物(如蛇、黄鼠狼)很可能会被学生误认为有害而任意捕杀。因此,教育学生对自然界的生物要持爱护态度,强调它们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在《鸟类的多样性》内容中,结合“爱鸟周”活动,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为保护鸟类做一二件实事。同时,把我们学到的环保知识,所看到的环境污染,生态被破坏现象向全社会呼吁,以唤起全民的环保意识,但原更多的现代人把保护环境视为己任,共同爱护美丽的大自然。

  总之,生物学科所具有的特殊性和研究对象,使它在环境教育中具有其它的学科无法代替的优势,在当前学校环境教育普遍展开时,我们生物教师应抓住这仪机遇,积极投身,尽己之长环境教育作出贡献。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