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地理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论河口海底淡水资源的形成

来源:中国环境资源网  作者: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更新时间:2005-11-21 10:38:35   

2.3 海底淡水的过滤条件

  海底含水层的砂层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滤水器”。深大断裂控制的控水构造、导水构造、容水构造可促进地下水的深循环,同样起着良好的过滤作用。这样,经长距离砂层过滤和深循环过滤,水质会更新,可形成优质的天然淡水。

2.4 海底淡水的储存条件

  上述的各种沉积体系域中的砂层是海底淡水天然的储存空间,具有粗粒砂层的古河道谷、下切河谷和海底峡谷更是良好的储水库。较大型的古河道的发育常受深大断裂的控制,深大断裂及其派生的次级断裂亦是良好的容水空间,加之它们兼有导水作用,故可大大提高海底淡水的静储量、天然补给量和开发补给量。以我国第四大河流——珠江河口为例,根据初步资料分析,其海底淡水资源的静储量可在
12~16亿m3 之间,天然补给量可达 40万m3/a,一经开采,水力梯度增大而引起的开发补给量亦可达 80万m3/a。这无疑是解决香港、万山群岛等海岛的淡水供应紧缺问题的潜在力量。

2.5 海底淡水的盖层条件

  主要指发育于上述各种沉积体系域中的海岸泥质层、陆架—陆坡泥质层、前积的前三角洲细粒沉积层、海相粉砂和泥质层。特别是海进体系域中的密集段,向陆上超于低水位体系域或陆架边缘体系域及较老的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的砂层之上,常呈纸状页岩、泥脖子段覆盖于含水砂层体系之上。由于密集段主要为远洋、半远洋海相粘土质沉积,孔隙度小,透水性差,分布广且连续而稳定,构成良好的隔水顶板层,隔绝咸涩海水下渗,保护下伏含水层内淡水不受污染破坏。

3 结语

  上述生、运、滤、储、盖条件均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所以,在具备合适的“生、运、滤、储、盖”条件的海底,完全可以形成巨大的优质淡水库。可以相信,河口海底淡水资源以其埋藏浅、储量大、易开采、水质好、毗邻严重缺水的海岛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勘探开采成本低廉、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等巨大优势,将成为沿海及海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将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参考文献

上一页  [1] [2]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