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英语论文
关键字: 所属栏目:

英语专家桂诗春谈英语学习

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06-06-02 02:44:48   

我在抗日战争期间开始习英语,接受的育是残缺不全的。小六年级时,英语得很差,被父亲罚站打手心。他找来一本缀字课本(Speller),要我跟着他念ba,bi, be……。想不到这倒有点效:在班上听写时,居然能经常名列前茅。后来到了初中,校常停课,父亲请了一个在机场当过文员的“私垫”名师到家里来我们几兄弟汉语和英语,他用Mary Lamb的The Tales from Shakespeare(《莎士比亚故事集》),林琴南译作《吟边燕语》作为英语材,用《古文观止》作为汉语材。他用的方法很呆板,念一句解释一句。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但在抗战期间,却找不到什么书看。我开始对英语感兴趣,那是因为通过英语的窗户,我可以看到一个更加宽广的世界。那时能看到的是战前出版的M.West主编的《新法读本》,相当于现在的英语简写本,我看了不少。抗战胜利后,跟着美军一起到中国来的是许多平装本(Paperback)通俗小说,绝大多数是侦探小说,当时我对侦探小说简直上了瘾,几天就看一本。只要能够勉强跟上故事的情节,就囫囵吞枣;词典是很少翻的。我的英语能够提高多少得益于这种“速读”,因为它可以增长我对英语的感性知识。当时还有一种“文摘式”的杂志,如《读者文摘》、《皇冠》(Coronet),我也十分喜欢。因为里面的文章短小精悍,引人人胜。于是我就开始把这些我看得懂的文章翻译或改写成为汉语,并投稿到地方报章。有些稿子被采用,对我也是一种鼓励。翻译或改写的前提是我必须白己看懂,这才迫使我去翻字典。当时用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汉综合大词典》,收录的词条比较多,能满足我的需要。我的稿子被采纳的越来越多,有较长的,居然成为连载。当时苏联还出版了一本叫做《苏联文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