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教育资源网论文个人工作总结
关键字: 所属栏目:

2009年科学技术协会年终工作总结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0-01-16 11:51:41   


  2009年科学技术协会年终工作总结
  2009年5月份以来,市科协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科协的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全面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切实履行“三服务一加强”的职责,以“打基础、强素质、树形象”为切入点,创新科协工作思路,推动科协工作再上台阶,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积极开拓,科学发展,科普事业整体推进
  (一)进一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提升了公众科学素质。按照实施计划的总体部署,指导各地各部门推进实施工作,组织科协团体积极参与《纲要》的实施和宣传活动,营造出良好的大科普舆论氛围,建立和完善了具有××特色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进一步加强了“一站一栏一员”为内容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高位推动了科普工作的开展,全面提高了我市全民科学素质。
  (二)积极开展创建科普致富示范村、示范社区活动。与市委组织部一道,加大了对新创建省、市、县三级科普致富示范村、示范社区建设的力度,重新确立了全市33个村,3个社区作为示范村、示范社区,并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条理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促其做优做强,使之真正发挥科普示范作用。
  (三)抓实基地,充分发挥了科普带头人的作用。以科普示范基地为示范点,大力推进科普工作,重点扶持培植挖掘有市场发展潜力的科普示范基地,力求做强做大,做出名牌。通过活动,余江县灌田村养兔基地荣获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基地,贵溪市雄石村食用菌基地荣获省“科普行动”先进基地,市养蜂协会会长阮小荣荣获全国“农村科普致富带头人”称号,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激发了表率带动效能。
  (四)科普品牌富有特色。积极开展科普之“春、夏、秋、冬”、“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大手拉小手——科技进校园”等品牌性和特色性科普活动。精心打造各种科普活动的内容、形式,注重宣传效果。围绕着“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主题,举办科技咨询服务30余场次,组织科普志愿者“科技下乡”20次,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50余期,培训农民2万余人,举办科普赶集、科普文化广场,科普展板展示30余次,编印了《家用节能与保养》、《农业实用技术》、《科学养猪百题问答》、《科普特刊》等科普读本25000册,刊物2万份,免费赠送给广大市民,《××市科协网》不断更新科技知识,在市电视台开通了“科普大逢车”科普宣传栏目,极大地宣传了科普知识。为了提高青少年科普意识,我们开展了“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希望行”报告活动,主动邀请了中国科学院5位老科学家,就人们普遍关注的信息科学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心理健康与环境保护,分别在我市5所学校做报告,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师生学科学的热情。为返乡农民工更快致富创业,我们主动邀请4位全国致富大王,分别在贵溪市、余江县作了两场报告,为广大返乡农民工科技致富增加了知识,鼓舞了信心。积极组织青少年参加全国全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高中五学科奥赛活动,在第23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市取得了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的可喜成绩。
  (五)农函大招生入学数及培训乡镇学员数,超额完成任务。我们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和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培训原则,通过有效途径做好农函大招生,大力抓好我市农函大招生入学率,省农函大下达我市招生任务2100名,到目前为止我市共招收农函大学员3100名,150超额完成了招生任务,不断地增强了实用人才在我市“三农”工作中的作用。
  (六)积极筹建市科技馆。由于东湖改造,原市科技馆已拆除,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夏埠新区建设,市科协积极行动,做到早筹划、早安排,努力争取各方资金,力争建设一个功能齐全,标新立异的现代化科技馆,为文明城市建设做出努力。
  二、搭建平台,发挥作用,学会学术工作全面进步
  (一)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组织学会(协会、研究会)主动围绕着“四大一新”战略,开展了科技兴企活动:一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学会在人才、智力方面的优势,全年促成“厂会协作”、“村会协作”、“校会协作”对子40对,实施“金桥工程”,变科技为生产力。二是大力开展科技服务,拓展科技咨询领域,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完成“讲理想、比贡献”项目20个,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是按照“建成世界铜都”的战略定位,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市铜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整合铜企业科技信息、人才、技术与装备等资源,实现科技资源优化共享,推动铜企业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下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