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学的语文课教给了学生什么
语文课:30秒钟训练
美国中学的语文课不仅是教学生认字、写文章,更重要的是沟通训练。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标明了各年级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指标,其中有一项为30秒钟训练。
这30秒钟被用来训练学生向雇主应聘时作自我介绍。老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足有20多页的提纲,讲述30秒钟自我介绍的意义。其实这种自我介绍不只是在求职时能派上用场,有时在社交场合结识新朋友,寻求新伙伴,也能用得上。
在美国所有的服务行业,无论是医院里的医生、护士、护理员、门房收发员,还是商店里的服务员,只要你一走近他们,他们就会主动迎上来,热情的目光专注地看着你,在30秒内给你一个印象:我会提供你最满意、称心的服务。这种30秒内的款待,是与他们从小就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和严格训练分不开的。
在美国中学的课堂上,老师从不庄严地站在讲台前授课,而是坐在学生中间,连说带比划像做游戏似的。30秒钟训练就是这样有说有笑,一个个学生试着做,试着练,老师和同学一起评估。这不仅是语言训练,其实也是素质训练。30秒钟可以表达清楚的,为什么要啰嗦呢?无论和谁打交道,30秒钟之内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重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抓住别人的注意力,是推销自己最有效的办法!
在美国中学教育中,不要求背书的教育取向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却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掌握。
不背书对不对?
“不背书对不对?”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不对!当然不对!不背书怎么能记住?不记住怎么能掌握知识?不掌握知识怎么能运用?“教书怎么能让学生不背书呢?”但美国的教育思想却是,知道有那么回事就行了。比如重大历史事件,他们从不要求学生把时间、地点、人物背下来,只要求知道其历史意义就可以了;至于资料性的东西可以查电脑,3分钟就能查出来。
美国人对孩子的基本认识是:他们从小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有判断力,所以大人应该尊重孩子的意志,不应过分干预。美国从幼儿教育起就持这样的态度。幼儿园里儿童堆积木,爱摆成什么样,就摆成什么样,用中国话说叫“瞎摆”,可老师却一律说摆得好。儿童学画,瞎涂一气,老师一概说好。如此鼓励固然有助于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却无助于儿童从小培养起一种是非意识。
美国的教育制度,重差异而不重统一。在美国,没有全美统一的课本、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考核。各州、县、市、学区,可以制订各自不同的教育大纲,可以进行各自不同的考核评判。由于美国大学很多,没有考大学一说,随便什么人,什么背景,只要想上大学,有相应的学习能力,都可以上大学。
由于他们从不背书,所以基础知识不巩固,拼读不准确,基本概念不清楚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些方面,中国学生可就强多了。
我们坚决反对金钱至上,但中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获得合理报酬却是无可厚非的。
青少年赚钱之道
美国中学生打工是受法律保护的。美国劳工法里专门有一章说到14岁少年打工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及相关的福利,凡有雇员的单位必须公开这类文件。
在美国,无论到哪打工都得经过专门培训,不能只凭着灵气去看、去学。另一方面,无论多粗的活,多简单的操作,都必须持有上岗证书。中学生打工也是如此,当然也要纳税。
青少年职业培训中心会提供中学生很多不同的打工赚钱机会。其中比较热门的活儿是洗汽车。在停车场,孩子们大都戴着紫色的帽子,穿着蓝T恤衫、蓝裤子,手里拿着紫色抹布,几个人同时动手刷洗一辆车,然后打蜡。他们动作快捷,很少说话,分工合作,就像一场篮球赛那样井然有序。
在停车场帮人停车也是学生们打工的好去处。在公园、娱乐场所扮演小丑也是中学生热衷的职业。有的中学生则专门给小狗洗澡,这个活儿赚钱可比洗汽车、帮人停车多。向父母要一份工作是中产阶级家庭孩子最主要的赚钱之道。美国家长让孩子干活都给钱,而且一清二楚。扫院子、打扫室内卫生、倒垃圾,到点就必须干好,互相都不含糊。快餐店是中学生们打工最集中的地方。像麦当劳这样的连锁店,几乎全是中学生在收款、上灶、洗碗。(摘自《美国中学生报告》,作家出版社,2002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