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1 第一志愿最关键。近几年的统计表明,高校录取第一志愿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情况占到85~90%,全国重点大学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率平均约为95%,上海第一批重点高校录取的第一志愿人数比例高达98%以上。很多学校多年没有录取过第二志愿的考生。这是因为高校实行按志愿录取,若第一志愿不足,方接受第二志愿。事实上,第一批录取院校的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同时高校从稳固学生的学校和专业思想出发,也愿意招收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学生,因此,考生被录取的最大几率存在于第一志愿中,一旦第一志愿落选,所填报的同一批次的其他平行院校往往也录取满额,填报的第二、三志愿很有可能就此失去被录取的机会(被录取可能性仅为5%),这时就有可能落到下一批院校,如果下一批院校中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那么也许会进入专科层次院校进行录取,甚至名落孙山。 -注意2 高校录取凭档案。考生档案是高校在录取期间凭借的主要资料,由省级招生办公室根据上线考生所报学校志愿顺序,分别向学校递送(一般高校采取120%调档的方案确定投档线)。考生档案一般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考生报考情况材料。包括报名登记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材料、身体健康状况及体检材料、按政策规定可降分或优先录取的考生登记表及证明材料等;第二,考生参加统一考试的答卷和成绩;第三,中学阶段的有关材料。包括中学毕业生登记表、中学生学籍卡、中学生健康记录卡、中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中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中学生体育合格登记表等。高等学校录取新生要按照规定程序,按时完成提档、阅档、退档、审核等各环节工作,保证档案的正常周转和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分数未能达到投档分数线,那么高校将不能看到该档案材料,当然就不能录取。对超过时间或不按规定进行录取的高等学校,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有权根据所发出的考生电子档案按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代为录取。由于目前实行网上录取,考生在填写志愿表时一定要清晰、准确。高校将按照填写时的“约定”审核考生的资料,比如,“是否同意调剂”一栏,考生不填将表示不同意。 -注意3 拉开学校志愿梯度。有的高校第一志愿未能录满,要求录取第二志愿或者第三志愿考生,会从第一志愿报考其他学校未被录取,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中重新调档。填写志愿时,一定要注意学校之间的梯度。如果将录取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志愿,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志愿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有机会。有的考生由于对学校不了解,甚至将录取分数更高的学校列为第二志愿,这除了浪费机会外,没有任何意义。一般而言,学校志愿的梯度以20~30分为宜。考生在重点确定好第一志愿学校后,可以根据志愿梯度确定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 -注意4 专业志愿冷热适度。往往有的考生考分达到投档线,被高校调档,却由于本人专业志愿填报太高、其他条件更好的学生已经录满等原因而未能被录取。因此,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要注意专业的冷热,即同一学校不同专业的招分高低,不能全部报热门、高分专业。要保持冷热适度,具体而言,就是保持专业之间的级差,各专业志愿间要有5~10分的距离。另外,愿否调剂栏中有5个数字表示自己的意向:1表示全部愿意调剂;2表示全部不愿意调剂;3表示除中外合作专业外,其他愿意调剂;4表示除医学类外,其他愿意调剂;5表示除农林专业外,其他愿意调剂;全部空白也表示不愿意调剂。3~5可以单独表示,也可以并列表示。如果对专业不太计较,那么,最好填上“同意调剂”。要提醒考生的是,如果选择了“同意调剂”,就不要再有什么专业思想问题,否则将会影响大学阶段的学习。 考生在填写专业志愿时,还必须考虑学校的相关招生政策。考生档案进入高校视野后,学校依据考生的专业志愿情况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自主录取。这时,高校在招生宣传中承诺的相关优惠政策将得到体现:对学校承认的优秀生、优惠生等加分后进行专业录取排序,对将某些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学生加分进行录取。比如某高校120%投档分数为480分,某考生考分为485分,他将这一高校鼓励报考的专业作为第一志愿,于是得到10分加分,从而使自己的考分变为495分,极大地增加了被录取的几率,而如果他没有报考这一专业,则很有可能落榜。 -注意5 学校也有大小年。由于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的往往是前一年的录取分数,如果前一年的分数较高,则造成很多考生不敢填报,这样就导致了该校当年的分数偏低,第二年的考生看到该校的录取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