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高考填报志愿,目前在全国有3种模式:高考前填报、高考后估分填报、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几种填报志愿的模式各有利弊。 高考前填报:影响填报志愿的因素主要有四个:高考成绩、自己的成绩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考生中的位次、所报考学校其他考生填报的情况、所报考学校的提档线。在高考前填报志愿这种模式里,以上四个因素均为不确定状态。因此,填报志愿主要是依据考生平时的水平以及模拟考试的成绩,实际上主要是根据实力来填报。这种模式未知因素很多,需要有很强的预见性,其优点就是可以避免高分考生扎堆的现象。 高考后估分填报:考生根据标准答案,估分以后填报志愿。因此,估分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志愿填报的成败。怎样才能准确地估分?一方面,要求考生要有清醒的头脑,对几天前高考的情况有比较清楚的回忆;另一方面,要求考生估分要实事求是,要估计出自己得分的区间值,上下浮动在10分之内才算正常。如果考试以后就糊里糊涂的,哪对哪错都想不起来,估分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这样对填报志愿的影响就会很大。估分报志愿,填报志愿的四个影响因素依旧不知道,因此,估分的准确与否就成了填报志愿的关键因素。 成绩公布以后填报志愿:在影响填报志愿的四个因素中,高考成绩和位置已经知道,但是所有考生的填报情况和学校的提档线还是未知的。特别是考生的填报情况,由于大家都是同时填报,谁也不知谁填的是哪个学校,经常会出现各种传闻,最后出现某些学校考生扎堆、某些学校无人填报的现象。公布分数后填报志愿时,不仅要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还要参考各高校近几年的录取情况,比如最低分、招生计划、专业分布、有无扩招等。如果高校历史上有大小年现象,还要特别注意考虑大小年的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