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考结束了,学生最紧张的时期过去了,学生们开始进入了“考后狂欢时期”,而考后两周往往是考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据心理专家介绍,中、高考结束到发榜前,考生出现心理问题不比高考前少。学生考时精神高度紧张,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负荷,考试结束后突然彻底释放,容易形成很大的心理落差。考后成绩怎样?能否录取?考生对此会焦虑不安。 别把放松变成“放纵” 考生的累多是“心累”。考生们长期复习备考,心理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确需放松,但是,放松绝不是放纵。考后一部分考生自认为不错,就想通过通宵上网、打游戏、聚会、狂欢等彻底放松自己。专家告诫:极度放松易致身体不良。家长可引导孩子听听歌,搞搞体育锻炼,或外出旅游,还要与孩子多沟通,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填报志愿、落榜、入学等各种问题。 考后不要自寻烦恼 考后自感与目标有差距的学生常表现为烦躁易怒,坐立不安,情绪消极冲动。在心理重压下,他们急需心理医生的疏导和咨询。心理医生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认清自我,理清思路,使之做出最适合个体学业发展的决定。告诉他们,许多人虽然上了重点大学、重点高中,但仍可能会一生平庸,有些人虽然学业平平,但却取得成功。不要把考试成绩看作取得成功的唯一因素。要想获得成功,应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线下生不必灰心丧气 怎样正确对待“名落孙山”呢?考生应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考试成绩,不抱不切实际的希望和企求,要有考上和没考上两种心理准备,以免受不良心理刺激的影响。家长应关心、体贴、安慰考生,“今年没考上,明年再努力”,“即使考不上,也可干出成绩”。要鼓励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通过多种途径,同样可以实现成功的理想。家人在生活上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千万不可讥讽责骂、埋怨批评,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加重其心理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