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排除法”寻找目标 刘慧北京考生,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专业,2001年入学,符合实际水平的学校,理想的专业。 要说我比较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够考入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爸爸、妈妈功不可没。是他们帮助我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到真正填报志愿时,一挥而就——就是他。第一志愿学校:首都师范大学;第一志愿专业:汉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专业。 我们先明确了不去外地上学,外地学校被排除了;家长想让我学外语,我认为外语只是一种工具,我喜欢中文,于是中文以外的专业也被排除了;接着选学校,这就需要比较准确地判断了,因为各校同专业录取分数差别很大,要依据自己在同类考生中的排位,自己预计的高考分数与所报考学校、所报专业历年录取学生分数的比较等等因素来确定作为第一志愿的学校。 对北京市内开设语言文学类专业的学校,我们一一对照分析。例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计划只招5人(实际招了12人);中国人民大学同类专业计划招3人;就是外地名校,比如:天津南开大学,同类专业招2人,最低分也在530分以上。当然排在我前边的考生并不会都报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同时确定自己的实力——从高中三年、历次会考、模拟考试等成绩看自己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再看自己在本地区文科应届考生中的名次,然后与那些目标学校对照。 按我的实力,报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绝对没戏,再排除;但是又高出联合大学……等等学校,也排除。排来排去,范围越来越小,就剩首师大等两所学校,比较后,认为师范院校有优势,可以考虑放在第一志愿,另一所学校放在第二志愿。再分析首师大这个专业是否要重点分,自己会高出他多少﹖会有多少考生把第一志愿放在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上﹖有一点非常明确:绝不能把自己的“命运”押在别人考不好上。当市里举办高校招生咨询会时,我们直奔首师大的咨询点,再做重点了解。 还有一个难点是:你能够统计出本市中文类专业当年的招生总数,但无法确知排在你前面的考生有多少人会报这个专业,又有多少考生报首师大的汉语言文学。我们从几个方面分析三年来首师大汉语言文学录取资料:录取分数线的变化(最高和最低录取分);该校在不同分数段录取学生的数量;看第一志愿专业报名人数;第一志愿专业上线人数;第一志愿录取人数,可以算出一志愿录取率(从中看其是否会录取二志愿考生)。前提是我能上重点分数线,又是第一志愿专业,把握就比较大。 在高考之前,把这些前期工作都做完了,填报志愿就是简单的事了。 (二)在本科线边缘的选择 何月北京考生,西安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999年入学,宁可去外地,也要进入本科喜欢的专业学习。 报考前,估计自己的成绩在410分左右,老师、同学们估计本科调档线可能是420分左右。按照这样的分析,想够着本科线,有些悬,但是也不能放弃。设身处地考虑后,我本科第一志愿报的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第二志愿报了天津理工学院(同类学校,外地院校在京录取分要低一些)。填上了“服从调剂”。专科也不能丢,还可以挑挑专业。第一志愿报了首都师范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科。 后来,还是差了几分,没被本科一、二志愿录取。因为我填了“服从调剂”,西安科技学院在京正好还有一个名额,问我是否愿意去他们学校。我和父母赶紧通过“高校介绍”光盘查该校资料,一看是50年代就成立的老校,专业也合我意,就同意了。虽然离家千里,可毕竟是上了本科,又是好专业,对就业和考研都有帮助。一个人在外地,也培养了独立的生活能力。父母说我变化很大,将来能较快适应社会环境。 回想起当年填报志愿时的经历,我的感受是首先要把自己摆在一个准确的位置上,不要对自己过于自信,也不要过于的自卑,要注重自己的真实水平。其次,在自己的心中应该一直有几个目标,并对这几所学校或专业做一定的了解,不过最好这几所学校是位于不同层次的(录取分数相差较多,比较保险),这样选择起来会得心应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与父母、老师共同商量一下,力争取得大家都认可的目标。对于专业要根据自身的爱好和能力进行选择,此外最好看一下社会上的需求,选择一个能发挥自身能力、施展自身潜能、自己喜欢的专业。 (三)找一个踮着脚尖能够到的学校 杜坤北京考生,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0年入学,仅以超出提档线2分被录取。知道分数后填报,学校和专业都比较理想。 我高中毕业那年,北京实行了先知道分后报志愿的做法。我高考的成绩比二模高出了83分,当时家里人都疯了。本来我打算报考的是中国政法,这回得改戏了。我爸我妈我姐都帮着出主意,说应该报个好点的学校。 高考之后,北京所有的报纸都说高考成绩没上570分的话,就别想上北大、清华。我差了9分,所以没敢报。这样就把北大、清华、复旦这些学校给排除出去了。我的分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