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教学中,往往过多强调学生的书本知识和书面应试能力,而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则显得明显不足,实验课往往不受重视,甚至被忽略了。无论是从培养21世纪的建设事业人才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终身发展来看,都需要教师大大提高对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当然这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在实际情况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并等待着教师去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在中学生物学实验中,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基本上都是验证性实验,只需模仿,不需研究。换句话说,老师首先在理论课上传授理论知识,然后要求学生按照课本上讲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在实验室里做一遍,最后看一下结果,这样,实验就算完成。长期以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明显作用,反而养成了学生按部就班的习惯,懒得动脑。随着二期课改的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新教材和教学大纲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已由验证性实验转向探究性实验,生物学实验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当然,这并不是说,要丢掉验证性实验,专攻探究性实验,而是要在两者兼顾的基础上,发展探究性实验。这在新版教材的实验数目和实验性质上可以看出来,实验总量有所增加,探究性实验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
有些学校仍然使用的是旧版教材,但是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教师可以将二期课改的理念应用于旧版教材中。在旧版教材中,大部分是验证性实验,可以说学生的创新精神长期处于被束缚的境地。以生物学实验作为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就应该尽量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那么,这就要求生物教师挖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探求其中可转化为探究性实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成为新知识的探究者和发现者。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比如初一第二学期的生物学中有这么一个演示实验“种子萌发的条件”,我认为这个实验完全可以由学生作为课外探究实验来进行。可以组织几位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实验,由他们自己提出设计方案和步骤,自己观察实验结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学生是整个实验的主角,而教师应该改变角色,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教师角色的改变,也就同时要求教师学会“放手”。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书本上的步骤进行实验。刚带初中实验的时候,教师都会发现学生会对实验室很好奇,对各种器材也很好奇,他们会交谈他们所发现的新奇事物。记得初中生物学的第一个实验是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学生在学会使用显微镜后,就不再只停留于观察实验室所提供的材料,他们会观察头发,自己的手指,甚至有一次有一组学生抓了只蚊子来观察,学生们都想透过显微镜来观察这个世界。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做出赞赏和鼓励。但是,有可
几乎每个生物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可能由于时间的问题,教师往往会压缩实验时间。目前的中学生物实验材料、方法、操作过程限制过多,给学生探索创新的余地过少,加上因为时间或实验条件的限制,许多实验材料的培养、收集,器材的置备等都由教师代劳,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实践、创新机会的削弱和限制。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必须提高对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视。其实,不论在旧版教材中还是新版教材中,实验的进行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有些实验的实验材料是比较贵的或者无法收集到的,这往往会影响到实验的进行,甚至有时会跳过这个实验;有些实验的操作过难,不太适合学生,有些则结果不太明显。那么,作为生物教师就必须找出各种方法来克服这些困难和问题,比如,用替代材料作为实验材料,找出实验结果不太明显的原因等等,当然这对我们生物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物学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最佳场所,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比较少,即使安排了几个学生实验,学生也是在教师的“严格”控制下被动的进行,这样的实验教学无法使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可以设立一个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组织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和学习,当然这需要学校的支持——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进实验室做自己想做的实验,为学生完成探究性实验提供可靠的物质保证。在这个兴趣小组中,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所需器材和方法步骤。在这个开放的实验室中,教师的职责是随时指导和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负责实验材料和药品补充、实验室秩序、学生纪律的维持等等。另外,教师应该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的热情。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一般都是两个人一组进行实验。我们常说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其实,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也能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一方面,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是很有利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在进行小组合作的形式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在传统实验教学中,一般实验结束后也会由学生进行总结,但是往往只停留于实验的重点和结论。通过探究性实验的进行,结束后可由学生自由交流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结果等等。这样,学生在动手后,还进行了思维的锻炼,总结自己小组实验的特点,还能通过交流对实验的步骤进行改进。
最后,我们生物教师还要改变原有的评价观念。以前,考试、分数是唯一的评价准则,一切都向成绩看;实验则是看实验的结果以及操作的准确性。但在今天,我们要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尤其生物是一门对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要求都比较高的学科,不应仅仅局限于一张试卷及实验的结论上。实验报告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不必再局限于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练习这四大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报告体现出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讨论分析。教师可通过实际情况及报告做出恰当的评价
生物学实验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途径,生物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相信,生物教师的各方面的努力,将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和观察的机会。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