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182 KB |
>下载次数:0 |
|
|
>更新时间:2011-01-29 09:21:00 |
|
|
会员通道1
会员通道2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简 介 |
导入语例示 上节课我们开始了对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学习,首先了解的是当时的农业状况。从农业发展的诸多表现中,我们感受到了生产技术的进步是导致农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而统治者的政策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农业是封建经济最基础的经济部门,农业生产的新发展必然会推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他几个经济部门的发展情况。 [板书]二、手工业的辉煌成就 [教师提问]两汉时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大一统局面形成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也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教师提问] 汉朝统治者既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压制工商业,为何两汉的手工业、商业却能取得辉煌成就?”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扶植与发展“男耕女织”的个体小农经济,把手工业视为农业的副业,显示出自然经济的特征。虽然如此,手工业与商业仍有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封建经济,并不绝对排斥商业和手工业。穷奢极欲的统治阶级需要有商业与手工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产品。各地区物品资源的差别,也需要彼此交换、互通有无。由于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小农经济生产规模的狭小,各种农业器物的生产已非小农家庭之力所能奏效,“故工不出,则农用乖”;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这一系列的因素,使得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虽然倡导以农为本,工商为末,重农桑而抑工商,手工业和商业却始终在不断发展着,成为封建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以至出现了把从事手工业与商业作为致富必要手段的思想。司马迁认为:“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两汉时期的手工业,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