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地址列表
|
>文件大小:183 KB |
>下载次数:0 |
|
|
>更新时间:2011-01-29 09:18:50 |
|
|
会员通道1
会员通道2
|
|
|
广告
| |
|
不能下载请报告错误,谢谢 |
|
|
|
简 介 |
二、彼得一世的性质和影响 1.性质:17~18世纪的俄国处于落后的农奴制下,彼得一世为了富国强兵和对外侵略扩张,进行了如下改革: (1)建立并扩大海军,只能强兵; (2)学习西方文化技术,并未涉及政治制度; (3)推行学校教育只是改变上层社会文化落后的现象; (4)生活习惯西欧化更不能表明已进入资本主义; (5)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彼得一世虽然鼓励兴办工场手工业,但俄国的手工工场则是通过购买整个农庄的农奴为工场主劳动,劳动者没有人身自由,依然是农奴。 从上述情况看,彼得一世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只是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推行的封建性改革。但改革也有资本主义色彩,它发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引进西方的生产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场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影响:彼得一世改革是在加强封建农奴制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残酷镇压人民反抗和连年对外战争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和奴役人民的特征,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俄国的社会经济关系,却加强了贵族地主的政治经济地位,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灾难。但改革最重要的影响是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军事力量,使我国摆脱了落后状态,开始跻身于欧洲强国行列,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