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繁體 | |||
|
|||
频道总分类: | |
|
|||
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退学人数的一半左右,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位。 近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因各种心理障碍引起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大学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而大学生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自杀已成为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位。同时,人际交往不和谐、性与恋爱处理不当、激烈的学习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等问题也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北京同仁医院心理科医生许天红认为,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从中学进入大学,面临着很多“改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适应新的环境,这些“改变”无疑会给大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许医生提醒那些面临各种问题的大学生,适应“改变”是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的过程,应该积极努力地应对,而不是消极抵抗,甚至被这些改变打垮。许医生介绍,这样的适应过程一般需要半年左右,如果较长时间还未适应,那么最好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心理障碍多由事件引起 许医生在日常门诊中,也经常会遇到来咨询的大学生,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在学校遇到了不痛快的事情,产生压力而出现心理障碍,也就是所说的继发性焦虑是由事件引起的。许医生根据临床经验,总结了以下可能会让大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几个问题: 一、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心理压力。人际关系不够和谐,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倾诉对象,有问题的学生更会加重心理压力,还易导致心理疾病。 二、沉迷网络对现实社会缺乏认知。有些大学生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不利于健康性格和人生观的塑造。 三、对新环境产生适应障碍。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这也是导致心理问题的诱因之一。 四、学习与生活带来的压力。所学专业非所爱,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等,使得大学生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极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生活的压力主要在于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和为人处世,还有生活贫困所造成的心理压力。 五、情感问题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六、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浪费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等等。 学会自我调整心理状态 许医生在临床中就遇到过因为想家而坚决要退学的病例。他说,这样的问题很多在外求学的大学生都会遇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有效调整心态,没有出现这样极端的例子,可见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整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许医生建议心理出现问题的大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调整: 1.确立一个实际有效的目标。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心理的影响,并有了内在驱动力,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 2.正视学习生活的压力。遇到问题,应不断进行心理调试,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一个人以一种自信、坚强、乐观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有助于及时调整心态,从心理困境中走出来。 3.转移注意力,学会自我宣泄。如抑郁时,可积极进行户外活动,如打打球、散散步、找知心朋友谈谈心等。 4.上网有度,积极在现实中结交朋友。最好每天上网不超过80分钟,积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而不应沉迷于网上交友和网恋。 5.正确对待情感问题。大学生一方面应鼓足勇气,向家长、老师以及专业人员请教,另一方面应积极参加学校设立的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健康课程,另外自己还可以找几本相关的科普书籍学习研究,以及时消除因对一些生理与心理现象的困惑而导致的心理压力。 许医生同时强调,大学生的适应期一般是半年左右,如果超过半年还是没有好转,那就要考虑向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求助,比如可以找学校的相关部门,也可以去医院。但如果去医院,就要考虑好费用问题,因此一定要事先与学校或者家长沟通,不要怕难为情,治疗心理问题是很正常的事情。就诊时最好有人陪同。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免费教育资源网(http://ttshopping.net/)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