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写作实际来看,什么叫议论文,也似乎并无严格界限。一般而言,议论文是以表明见解与主张为目的,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可是“以议论为主”似乎又不能简单化的按文字数量比例划定。那么,有议论因素的散文算不算议论文?只有一点点议论因素的散文算不算议论文?有抒情因素的散文算不算议论文?这是打不清的官司,在阅卷实际中也只好模糊处理。
模糊是有道理的。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孔庆东先生就曾这样精妙地论说过“小说”与“散文”之间的模糊:
“小说”本来也是“散文”,虽然分出去单过了,可爹妈还是要认。按照中国的老规矩,天下的文章只有两种:散文和韵文。不讲究韵律之文,便是散文。散文里写人记事的,叫记叙文。小说不过是“虚构的记叙文”而已。小说跟记叙文一样,都蕴涵着和遵循着叙述学的普遍规律。我们觉得是虚构的叙述文字,就叫小说,反之就叫记叙文。倘若遇到不容易判断是否虚构的,或者虚虚实实比例模糊的,搞不准七实三虚还是七虚三实的,往往就可以脚踩两只船,或曰小说,或曰散文。
是呀,搞不清是议论文还是散文的,也可以脚踩两只船,或曰议论文,或曰散文。可是,这一模糊,面对十万考生这一庞大群体,也就失了方寸,没了标准,公平、公正就成了问题。同时,对议论能力的考查也就成了泡影。我们看到的那些考场高分作文不知哪篇有大学论文的影子?对教学的导向呢?能够明白“模糊”道理的教师,对“议论文”这种基本能力,照旧不理不睬,我行我素;不明就里的教师,将开始灌输诸如“三段式”之类的议论文套路。我想,无论哪一种结果,都不是命题者希望看到的。
再按模糊的思路想下去,问题更多。写杂文行不行?行啊,只要是议论性的。写书信行不行?这可不行,书信是应用文呀!多年来考场上出现的应用文,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文,都是以应用文形式出现的文艺性杂文。书信不是议论文?普列汉诺夫的《关于艺术的通信》可是著名的美学论文。写日记行不行?《上帝日记》、《撒旦日记》都是流传很广的宗教论文。以“对话”的形式写行不行?只要蕴涵着和遵循着议论学的普遍规律,也未为不可。狄德罗的《对话录》就是哲学著作,论辩非常精彩。如果“对话”形式可以,那么戏剧、小品、相声行不行?
在谈到北京大学法学教授朱苏力的一篇文章《复仇与法律》时,孔庆东先生有同样透辟的论说:
这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但也是一篇优秀的“杂文”,你要说它是“观后感”,推荐到戏剧报刊上发表,也未为不可。可见,好的文章往往是跨“文体”的、跨“体裁”的,高手的文章经常如此。
是啊,命题写下“议论文”这三个字的时候,的确应该清晰地划定一个界限,并把这个标准界限明示所有考生,就像球场要划出鲜明的边界一样。不然,就难免有些习惯于跨“文体”、跨“体裁”的高手考生,糊里糊涂地越界,更难保很多考生不敢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实践“文体”、“体裁”的合理跨越。不公开,就难保公平与公正。2005年,北京只有一位考生在外语考试中选报德语,考试主管部门,仍然不吝人力、物力,单独命制一份标准的德语试题。这是何等负责的精神!我们希望,这种精神推而广之。
至于作文教学中缺失对基础文体重视的问题,可能并不是一个高考作文题能够有效矫正的。即使高考命题摆脱不掉“铁肩担道义”使命感的情结,那也应既保证对写作基本能力的考查,又提供必要的个性空间,我相信高考命题组的专家们一定有智慧兼顾。例如重庆卷“两题”的考法,就是有益的尝试。这“两题”不同于十年前的“一大一小”,那时两道题都限制体裁,这次则是一限(《筷子》,说明文,10分),一放(《自嘲》,不限文体,50分),是一种全新思考的成果。
认定一种题材,在运用中深入感悟,反复锤炼,从而可以适用于所有文题。这种做法是不是太“功利”了,是不是对学生生活、学习的窒息?我们可以明确地说:不会,绝不会! 首先,这种感悟和锤炼,本身就指向思维和语言。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哪种体裁,更不是哪种题材,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学生思维和语言的提升。一种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就像一种热爱的健身运动。跑步、游泳、足球、篮球、高尔夫、太极拳都只是载体,选择一种,持之以恒,使得身心健康,敏捷协调,有利于生活与工作,这才是目的。
当然也有人担心,这种倡导,会助长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会是这样吗?面对一篇篇题材各异的考场优秀作文,我们也许会有一种新奇感,这些如此专业的作文,考生在考场上是如何想出来的?记得茅盾先生在谈到“麦浪”一词时曾说:“若非妙手偶得,便一定是千锤百炼”,我想,“妙手”之所以能成为“妙手”,也必经过不同形式的千锤百炼,那么,“偶得”,实际也寄寓在必然之中的,这也是一种“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吧。如是,考生及早明确自己应考作文的主攻题材,积累材料,感悟锤炼,便应是作文备考的一项必要任务了。这实际是在明确自己的个性特长,发挥并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吴晗攻明史,孙犁写水淀,沈从文说湘西,刘绍棠谈运河;温庭筠凭花间独步五代,蒲松龄靠狐仙称奇九州,吴敬梓以儒林振发一世,曹雪芹因红楼流芳千秋,“喜看稻菽千重浪”,无不是在自己的“一盆土”中“浇水施肥”,千锤百炼的成果。没有目标明确的阅读、吸纳、借鉴和专项写作训练的构思、推敲、锤炼,就难有丰富深刻的考场精品,就没有考生写作个性和创造性思维的精彩展示。十几次、几十次的专项训练,正如幕后彩排,是考场花团锦簇精品的基础。这不是“抄袭”,也不是“宿构”,而是方向明确,认真充分的准备。中日围棋擂台赛关键一战,棋圣聂卫平,要闭门数月,专心打对手小林光一的棋谱;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孔令辉、刘国梁,也得封闭几个月,针对主要对手专项训练。万事同理,作文亦然,高考考场作文一定要有备而来。“术业有专攻”,“梅雪各千秋”——发现个性,发展特长,是作文成功的必由之路。
诚然,写作呼唤发散思维,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也是“神游万仞,心鹜八极”的联想和想象。但是,不能忘记,发散是需要一个内核的。没有根据地,那是黄巢、李自成式的流窜。熟悉的、感兴趣的题材领域,自己浇水、施肥的这一盆土,则好比一处根据地。在自己的根据地站稳脚跟,我们才可能扎实地向更广阔的知识领域、生活领域扩展。无论扎根还是扩展,浇水、施肥——所感、所思、所悟,都至关重要。瀚海万顷,固然广阔,可惜寸草不生,飞鸟难度,了无生机;石隙瓦缝,抔土掬壤,只要有雨水滋淋,照样是绿色的摇篮,天风吹来怎样一颗种子,也定能生根、发芽,乃至开出个性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