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高校 专家谈门道 ——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会诊高考志愿 嘉宾:《高考金刊》专家资源库权威专家 王战军 谢仁业 喻岳青 武夷山 编者按:2006年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考生的心情越来越紧,怎样全面立体地认识高校?怎样准确恰当地填报志愿,是很多考生和家长忧虑的焦点。为此,《高考金刊》编辑部约请了4位本刊专家资源库权威专家,解答读者中具有普遍性的疑问,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样区分高校的类别和层次 焦点问题:曾经有一个补习生来信问: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有何区别?也有不少考生关心高职教育和民办高校是否国家承认学历?我们请有关专家给大家谈一谈怎样区分高校的类别和层次: 王战军(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在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多种类的较为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4类高等学校: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包括专科院校)。截至2005年5月24日,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共有1 794所,其中本科院校701所、专科院校1 093所。 目前我国有一批办学历史较长的名牌大学和一批省办省管的大学正在向综合性大学发展,填补了过去长期以来我国没有综合性大学的空白;多科性大学在迅速增长;单科性大学得到了巩固;专科学校积极向高等职业教育方向发展。这些年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快速发展。一批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部分优秀的中专学校经过调整,建立了新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 我国高等教育已形成了完整的教育层次,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我国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级学位体系,即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自1985年以来我国也逐步建立和完善博士后制度,博士后流动站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培养使用科技人才的有效制度。为发展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实践,现在我国已有56所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大学建立了研究生院,较大规模地培养研究生。 蓬勃发展的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洗礼,一大批民办高等学校得以生存、巩固和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为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截至2005年5月24日,已有249所民办高等学校获得了颁发教育部认可学历的资格,其中已有24所民办高等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及公办高等学校的办学潜力,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末期,陆续出现了以公办本科院校为母体,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统称为独立学院。几年来,独立学院发展的势头极快,截止到2005年10月17日已建立了295所。独立学院利用公办母体高等学校的部分资源,实行严格的独立办学,是社会力量与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有益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可探索的新路。 怎样辨别高校的水平和实力 焦点问题:同为重点大学,同是财经院校,很多考生在选择同一层次同一类别的几所学校时,不知如何辨别,其实,看它有多少重点学科,有多少精品课程,有多少研究中心就可以了,让我们来听听专家教你怎样辨别和利用高校的资源吧: 谢仁业(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高等学校资源的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学的文化价值。大学为什么要存在?大学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们最需要从大学获得的资源是什么?应该是大学的精神、大学的理念、大学的使命、大学的文化。大学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家园。高等学校的文化价值作为无形的资源,构成无形的文化氛围,提升每个学生的人格品位,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北大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清华的厚德载物、行胜于言,无不对人的一生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二是大学的专业价值。现代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简而言之,是专业教育。大学资源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专业价值。专业既是知识领域的划分,又是教师教学和科研的载体。由此,我的判断,两院院士或全国重点学科所在的学科专业,可以代表该高等学校过去的办学水平;“长江学者”所在的学科专业,则代表了高等学校现在的办学水平;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所在的学科专业,可以显示高等学校未来办学水平的潜力。主要依据,上述人才是在国家级平台上,经激烈竞争而脱颖而出的。 三是大学的探究价值。大学是什么?大学的功能是什么?除了传承文明与知识,大学还是探究的场所,是服务社会与民众的基地。大学的探究价值,决定了大学资源在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认识人自身过程中的作用。判断大学探究价值的水平,可从大学能否提供发现问题、认识问题、验证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和设备、设施资源中找到答案。 四是大学的社会价值。大学对学生的社会意义,在于大学本质上是将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最后阶段。大学自身也是一个小社会,是社会组织之一。大学的师生员工和管理经营者,不仅是大学的社会资源,也永远是全社会的资源。 运用好高等学校资源,大概有以下思路和途径: 发现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的数量,代表了高等学校的核心竞争力。集聚度越高,核心竞争力越强。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所在学科,也是核心竞争力之所在。通过对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所在学校、所在学科布点、集聚度的了解、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迅速判断并发现其核心竞争力。 享用大学办学体制改革带来的成果和社会资源。这里的体制主要是指高等院校通过与社会机构合作办学带来的社会资源,不论及教育国际化或中外合作办学带来的国际资源。即高等院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通过产学研、科教经合作获得的社会资源。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体制渠道,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至少可以得到实习、见习的机会和资源。借助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高职高专精品专业和学生实训基地,找到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联系的渠道资源。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