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99年参加高考的,那时候和现在一样,也是先出分数后填报志愿。对于我来说,填报志愿的准备活动,其实从高考结束就开始了。分数还没有公布,我和父母就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目标高校的特点,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其间我也加强了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从中获取了很多高校招考的信息和填报技巧。那时候不管是和父母在茶余饭后谈论中还是在和老师同学的探讨中,提及最多的也就是这个话题了。虽然并不能说当时对各个高校的特点和专业情况都了如指掌,可也做到了心中有数,临阵不乱。 我始终认为成绩是虚的,而排名才是实实在在应该着重考虑的。成绩公布以后,我紧接着就通过媒体上提供的全省考生的分数排段,了解自己在整体考生中所在的位置(名次)。然后根据自己的排名,着手从开始选中的学校和专业中进行筛选。至关重要的一点我认为就是尽量和目标高校的招生指导人员进行沟通。通过沟通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高校的具体情况,其间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的整体环境、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招生人数、历年分数线等内容,由此而做到知己知彼。 起初我想报考中国人民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按以前的分数线,自己的成绩虽说有希望,但也顶多是个“擦边球”。后来和老师、父母进行了商讨,做了权衡考虑,本着稳中求胜的策略,着重考虑第二选择:山东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其在山东各高校同类专业中的实力应该是首屈一指的,而且分数线当时也不是太高。于是我在第一志愿上填报了山东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并对二、三志愿的选择上拉开合理的梯度。 我的高考志愿填报过程虽说煞费苦心,可也算是波澜不惊。最后我如愿以偿被第一志愿录取。 后来和大学的同学交流中也掌握到了他们的一些技巧。譬如有一个湖北的同学当时的成绩在湖北刚过本科线,可是听从老师的建议报考了山东大学,最后也被顺利录取。这就说明高考录取存在地域性,可以对省外高校进行着重分析选择,尤其是很多具有相当实力但是没有被考生充分认识、发掘的高校,有时候也能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同时在选报志愿的时候眼界要适当放宽一些,结合自身情况用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以免以后在就业和继续深造等问题上有所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