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填报高考志愿的“失败者”,在自己的报考中,我也积累了一些刻骨铭心的教训。 我是2003年参加的高考,那年我们省的重点线为524分(理科),我考了530分,是一种“鸡肋分数”。一批即使能走也是最差的学校,最冷的专业;二批还不敢报太好的(因为往年有些二批学校的录取线超过了一批线)。所以我就怀着一种侥幸心理,一批报了个不错的学校,二批报了比较稳的省内一所二流高校。我当时的想法是:一批撞撞运气,二批可以“兜底”。现在回想起来我当时的想法是那么的愚蠢和幼稚。好不容易过了重点线,我却拿这仅有的一点资本作为赌注与命运打了一个获胜几率微乎其微的赌。我预料之中地败下阵来,揣着一肚子的无奈走了我的二批。我想告诉学弟学妹们,如果你们和我一样考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分数,宁可报一个稍微冷一点的一批院校,也不要“屈身”走二批,像矿大、哈工大威海分校、合肥工大、南农等都是一些不错的院校,要知道“211”自有“211”的优势和实力,无论从学校的品牌还是师资都是一些二三流院校所无法比的,同时对自己以后的发展,无论是就业还是考研都大有裨益。 侥幸心理要不得,虽然每年都有刚过重点线就上好大学的例子:像2003年人大,大连理工,2004年山大都没招够,到最后都是“过线就上”,但这些“小年”发生得很没规律,而且几率相当低,谁又能保证它会降临到你我头上;另外,寄希望于复读也是不太可取的,须知形势天天在变,我们输不起这一年的时间。所以,请大家记住,报志愿不是赌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分数,找准自己的位置,做到有的放矢方为明智之道。 另外,我还想针对我们理科生给大家澄清一个概念,就是大家在报考之前是否明白了理科和工科“大方向”的区别。我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当时脑子里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要知道理科和工科是大有不同的,通俗地讲,理科就跟我们高中学的数理化差不多,只不过是那些知识的加深,动脑子的时候多,动手实验的时候少,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属于在基础理论层面的学习与研究,就业多去高校任教或研究机构;而工科更贴近于生产实践,经常做实验,外出到企业或工地参观等,相比来说学习形式更多样化,就业多到企业、公司等。就目前情况看,学工的要远多于学理的,而且学工的相对来说更容易找工作。我并不是说学理不好,一切工科赖以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理科,获“诺贝尔奖”的还是学理的多。我说这些,是让大家心里有个数,以便准确地把握自己的方向,少走弯路。 还有,我认为报考志愿时,选学校应该是第一位的,大家要在选定学校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分数挑选专业。同样的专业,在不同的学校,无论是从师资还是学生就业来看,差别很大。须知现在用人单位多半看的还是学校的牌子,所以,从现实出发,大家还是要把选择学校放在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