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把儿女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和“光宗耀祖”的工具,习惯于支配孩子的一切。当孩子应当独立地选择未来的时候,父母们仍然不能放弃为儿女安排一切。 刘立是某银行职员,女,23岁,毕业于某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银行从事财务方面的工作。由于工资收入高,福利待遇好,按时上下班,令同学羡慕。然而,对于刘立来说,却不是像其他人想象的那样快乐。每天记帐、核对,然后输入计算机等重复性的工作没完没了,让她越来越厌烦,常常闷闷不乐,甚至经常对父母发脾气。原来父母也在银行工作,而且担任领导职务,因为有这个便利条件把孩子安排到银行工作,因此在孩子报考大学时,父母做主为孩子报了金融专业。谁知,进了学校才发现她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一晃三年过去,毕业后的工作,也是父母一手安排。工作两年来,看到如今这种结果,父母的观念开始有所转变:总不能让孩子一辈子这样不开心吧!想到女儿还很年轻,于是答应孩子重新选择学习专业和工作。经过专家测试和交谈,了解到她人际交往能力强,社会型动机强,不喜欢从事机械的、事务性的工作。最后专家建议她学习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专业。恰好这正是她向往已久的发展方向。 可能大部分父母认为,只有他们才经过风雨,见过世面,了解社会,懂得人生;只有他们才能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不会让孩子“吃亏、走弯路”;只有他们才能为孩子设计一条光明大道。应该说,父母如果不是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不是把自己的兴趣当成儿女的兴趣,不是回避研究、分析子女的潜能优势:包括兴趣、动机、能力、个性特征等,做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应该是可取的。但往往很多父母忽视孩子本身特点,结果造成许多后悔和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