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是高考竞争理想大学“门票”的第二大战役,填报的好坏实际是在增减考试分数。在规定的短短几天填报志愿的时间里,如何恰如其“分”地填报一份能够录取上的理想学校志愿,其中大有学问。尤其是面对眼花缭乱的近千所院校和更多的专业,家长和考生们更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王克强老师多年积累总结出的“升学志愿填报策略”,从录取的可能性出发,通过对历年和今年高考计划、招生政策、录取规律的分析,综合考生和家长愿望,找出学生自身发展优势,分析专业的继续发展和职业前景,给出建设性的指导,使众多家长和考生拨开迷雾,豁然开朗!志愿填报的明明白白! 一、调适心态 1.了解录取程序。考试以后公布成绩之前填报高考志愿比考前填报更加体现了考生的实际性和客观的公平性。因为招生录取程序是从所报志愿的考生中依据公布的计划按比例调档,从高分到低分并综合其他条件录满为止。所以,某所院校及专业的录取分数取决于报考该院校考生的数量。 2.主观服从客观。王克强老师多年来指导志愿填报的实践中发现,考生和家长们都不愿做最坏的志愿准备,因而志愿填报的很不现实和科学,因坚持己见造成高分低就或低分落榜而后悔不已的案例不胜枚举。王老师说,因为填报志愿工作客观上给所有考生提供了选择所有院校的机会,而每所院校又都有被选的随机性。所以,考生和家长必须遵循这种客观的随机规律,并做好每个志愿失败后的下一个的志愿准备和心理准备。 二、正确定位 1.准确估分。估分是填报志愿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估分不准,将满盘皆输。所以,考生应于考后立即以考试状态回到考试情境之中准确回忆答案,并参考有关资料核对答案先行估分,然后再按老师讲解二次估分,最后按《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进行第三次估分。对于搞不准的(比如作文题、主观题等)应找有经验的老师帮助分析估算。因为考生分数的形成受多环节因素影响(尤其是网上评卷,取三人平均分),所以考生估分应有一个20 40分的高低误差,并将三次估分取其平均值,这样估分有利填报志愿。 2.调整期望。考试结束以后,考生对自己所得分数基本有数,此时,家长和孩子均应面对现实,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自身的优劣势以及家庭的实力来重新修订发展期望的。且不可从众模仿,以免留下隐患。 3.保证主观客观的一致性。考生要清醒地将美好的愿望调适到多样化的现实中来,应主动地坦诚自己的心迹并认真听取来自家长、老师、亲朋好友们的评价和建议。但是,特别提请家长注意的是,家长必须负责任地将情况和意见说全讲透,最后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决定权。 二、雾里探花 1.抓历年招生录取规律。高考虽然年年有变化,但只要抓住共同规律,就不会出现重大失误。所以,家长应多请教一些近年来有高考经历的家长(最好是与自己孩子情况相似的),他们的经验很有参考价值,在短时间内可事半功倍。 2.抓今年招生的新变化。考生和家长除了要认真全面地阅读分析《辽宁招生通讯》中的介绍处,还应该认真听取市招生办及所在学校的说明。 3.充分参考毕业学校意见。学校站在一个面上,遵循多年统计规律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平衡建议,会使考生家长视野开阔,知己知彼,心知肚明,可以减少盲目性,降低录取的不满意率。但是,也不能无主见地交由学校包办。 三、去粗取精1.糊涂了才算功夫到了。填报志愿前期应对本来就很复杂的招生计划和政策进行全面研究,并使之进一步复杂化,当研究到糊涂且犹豫不决时才算尽心尽力功夫到了。因此,应首先从考生自身优劣势出发,综合家庭实际来确定未来职业愿望。然后分析该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并做到考生和家长取得一致。其次,研究与职业愿望相关的专业。最后于自己可能录取的批次院校中去海选一些院校,并按志愿表上规定的志愿数量依考生愿望排序。这样,随着形势的逐渐明朗、意见和成熟以及最后填报日的临近,就会逐渐缩小“包围圈”,最后落笔时定会十分从容。 2.注意院校地区分差。因为上大学是选择继续学习提高的一块“跳板”,而不是考生的永留之地。所以,对于那些分数没有绝对优势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非热点地区(如京、沪、连、津等)的好院校,录取的可能性比较大,而且有利于自己的学业和未来的发展。 3.选择专业的6大参考要素。①考生职业愿望和理想及其未来前景预测。②考生自身发展的潜质。③院校的知名度和专业冷热度。④社会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趋势。⑤未来考研及出国深造的相关性。⑥毕业后就业的通用性及就业质量。四、选择无悔根据考生及家长的综合心态,一般地有三种填报类型。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