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后填报志愿的方式目前有两种:一是估分填报志愿,二是出分填报志愿。采用这两种填报志愿方式,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兴趣有针对性地填报,高分生与低分生都有明确的方向,报考志愿与实际录取悬殊不会很大,风险减小,但容易出现志愿扎堆儿现象。针对其特殊性,除了填报志愿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外,还有其特别技巧。 技巧一 估计位置推算录取段位 如全校有考生200人,A考生高考成绩(估分成绩或出分成绩)在全校排名为第30位,即30/200。本校近3年平均录取率本科一批10%,本科二批为25%,专科30%,即10%的考生录取到一批本科院校,25%考生录取到二批本科院校,本一本二共35%,即35%的考生可上二批以上的本科院校……A考生排名为30,说明上本一的希望不大,而上二批本科院校的竞争力很强。 技巧二 把握好志愿起点 考生志愿起点很难把握,尤其是处于在本科一批和二批位置附近的考生,因事先不可能知道同层次同意向的考生集中或分散在哪些学校,要有起点算高了或算低了的思想准备,切记不要盲目乐观选高的起点。一般来说,二本边缘分数考生可考虑报外地院校;一本的边缘分数考生报本地重点院校的机会大些。无论高考成绩如何,每个考生都一定要对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所报学校的大体录取分数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太近或颠倒顺序。考试成绩达到或接近的学校没有符合自己志趣的专业,可以考虑降低一个批次,报考自己喜欢的学校的专业。着重注意的是报志愿学校时避免盲目拔高或过于保守,一般说就低不就高比较保险,同时要切记在填报每批次的几个志愿学校时,一定要遵循填报志愿的一般规律,拉开学校的的档次,形成合理的“梯度”。 技巧三 “量体裁衣”选择学校 在选志愿时是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大体可参照如下原则。 (1)高分考生名校优先。高分考生指高考成绩高出重点分数线100—150分以上的考生。这些考生有希望填报专业目录上绝大多数高校。一些名校中的热门专业,成绩大概要更高。但是高分考生也不要只盯着名校中的“热门“专业,以防志愿扎堆造成遗憾,应该综合个人兴趣、志向和特长选择专业,慎重填报好第一志愿。这些考生也可考虑选报其他重点大学的特色优势专业。 (2)次高分考生,特色专业优先。这类考生在全体考生中也是比较优秀的,若填报北大、清华,感觉把握不大,报考其他院校又心有不甘。但是,为了稳妥起见,该分数段的考生应多考虑其他院校的特色专业,作为第一志愿的首选,如北京林业大学的生物科学、城市规划、园林,这些专业的综合实力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甚至出国深造机会都相当不错。 (3)考分中上等的考生,兼顾学校和专业。这类考生分数在重点线以上,处于全部考生的中上位置,志愿范围是重点本科院校,此类学校数量多、招生数量大,因此考生填报的志愿选择范围较广。这一分数段的考生数量多,容易形成志愿扎堆现象。因此要特别注意填好第一志愿第一专业,每个志愿5个专业之间要有合理梯度,同时不能放弃第二、第三志愿,三个志愿之间层次要适当拉开。避免一旦落选直接掉入下一批次录取。在开设相同专业的学校中,考生应根据高考成绩和学校历年录取分数段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有实力的学校。除了本地院校外,不妨考虑一些外地综合实力强、学校环境好,师资力量也不错的高校。目前,有越来越多的高校按照院系或大专业招生和培养人才,进了大学还可以通过考试转系、转专业,因此,中等成绩的考生不妨先进大学门,有机会再进行专业调剂。 (4)一般成绩考生,专业优先。此类考生分数介于重点本科线和一般本科线之间。只要科学、合理填报志愿,应该能够被本科院校录取。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实力、声望并无太大差别,而专业的差别直接关系到考生今后的就业、考研等问题。相比之下,对此类考生而言,选择好专业比填报学校更重要。专家提醒,专业的选择不要短视,不要人云亦云,一味追逐热门,考生和家长应从我国经济未来5到10年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综合个人兴趣和特长等方面因素选择专业。 (5)成绩较低的考生,先确保有学可上。成绩处于全部考生下游,位于专科分数线和一般本科分数线之间,填报志愿时要注意,确保有学可上。选择专业时要尽可能考虑那些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这将有利于今后就业。但是也不要放弃填报本科志愿,因为录取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本科院校个别专业由于报考人数较少适当降分录取的情况,以免错过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