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2008年高考方案草案日前浮出水面,语、数、外为考生的必考科目,此外每位考生还必须考七门学科,即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信息、通用),这七门可以统称为“学业水平测试”,其中又分两类,即必修与选修,理科的必修之一为物理,文科的必修之一为历史。 为了让学生在高考的征途上“少走弯路”,很多学校去年或今年上半年对高一学生进行了文理分班。然而记者昨天在采访中获悉,新高考模式的初步现身让很多学校在开学前刮起了“二次选科分班风暴”。“高考指挥棒”一挥,对于将在2008年参加高考的我省50多万高二学生来说,正经历一场“选科分班”的烦恼。 “功利”教育害人不浅 “二次分班的根源在于学生要应对高考,二次分班折射出‘功利教育’之害。”南京中华中学一位负责人一语中的。 早分班的学校,其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含义就是让学生更能适应高考,而很多学校落实到行动上就是高考不考的东西学生可以不学。由于目前中国教育的考核体制仍是以分数论英雄,因此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与受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功利性心理,都想讨便宜、走捷径。没有育人内涵的“快餐教育”把学生变成了“高考指挥棒下的考试机器”,而应试教育则让很多教师疲于奔命地应付分数挂帅的国家教学考核制度。而当高考这根指挥棒突然换了方向,很多学校又立刻随风而动,重新“应对”。而事实上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很大。学生应该对国家规定的课程都认真对待,一步一个脚印打好各门功课的基础。无论将来高考考什么,或是你要往哪个方向去发展,首先都必须拥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暑假掀起“选科风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2008年高考方案还处于秘密研究阶段时,很多中学出于种种考虑就已经对高一学生进行了文理科分班,但是由于最近有关新高考方案的情况逐步披露,很多学校暑期急忙对原先分科分班进行了调整,而另有一些学校则也在学生进入高二时开始完成文理分班的重大任务。 南京第三中学吕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学校高二共13个班,600余名学生。在高一下学期就按照“大文科和大理科”的原则进行了分班,结果分成5个文科班和6个理科班,其中还有3个是试验班。“我们早分班实在是形势所迫。”吕校长无奈地说:“新高考方案迟迟不肯露面,而根据新课改要求,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教学上差别很大,如果一直不分,教学就很难组织,因此我们采取大文科和大理科的分班方法,兼顾多门学科。这样的分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冲击不大。但是现在新高考方案草案要求理科必选物理,文科必选历史,这样我们必须对一些前期在模式选择上理科只选化学生物,文科只选政治地理的学生进行微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富有“冒险精神”采取“选择式”分班的学校受到高考“新模式”很大冲击。据了解,在高考方案出来前,一些想“少走弯路”的学校早在高一时段就参照现行“3+2”高考模式进行“选择式”分班。其中有“大胆”的学校为了让学生高考更有“把握”,将学生课程设置进行大调整,对学生所选课程大大加强,而其他课程则疏于教导。据了解,有的学校文科班学生一周只上一堂物理课。而新高考方案草稿出来后,采用这种分班模式的学校就非常被动。“我的孩子在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就选择了理科,主修化学和地理,物理只学习了基本知识。而现在高考说要必选物理,学校又进行二次分班,这让我们家长和孩子都觉得很心慌。”采访中一位家长非常焦急地告诉记者。 众多学校“恶补”物理 据了解,由于很多学校提前分班,使得不少学生在科目选择上出现明显偏科症状。南京某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分完班后,对各门科目都是照样开课,只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予以加强教学。但是很多学生对自己没选的科目主观上不重视,加上老师的要求力度、练习深度等有所不同,因此不同选科班级在同一科目上的差距已经非常明显。 南京市一所颇有名气的学校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他们当初给这届高二的学生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