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速算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对比,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各种解题规律,防止生搬硬套造成失误。 例1 将含有一种杂质(其质量>0.3g)的丙醛试样8g,与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32.4g,则该杂质可能是[ ] A.甲醛 B.乙醇 C.丁醛 D.戊醛 解析 先用平均值分析法筛选: 合者有甲醛及乙醛; 再用极值分析法解答验证: 设混合物中含甲醛0.3g(极小值),则丙醛为7.7g。 32.4g银物质的量为32.4/108=0.3(mol) 两者至少可产生银(0.266+0.04)=0.306(mol)>0.3(mol),故甲醛不符合,只能选B。 评注 平均值分析法的特点是:“抓两头,看中间”,一般情况下,凡符合平均值规律的数据均为合理的答案,但该题对杂质的含量加以限制,如果仅用此法判断,就可能造成失误而前功尽弃,须结合极值分析法(抓中间,看两头)验证方可获得正确答案。因此在使用一些巧解方法时,需要注意各自的长处与不足,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例2 某亚硫酸钠已部分氧化为硫酸钠,经测定该混合物中含硫25%,则混合物中亚硫酸钠与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7 B.7:1 C.5:4 D.3:2 解析 设Na2SO3为xmol,Na2SO4为ymol,则 32(x+y)/(126x+142y)=25%,解得x:y=7:1,故选B。 评注 该题是可由各成分S%含量及平均S%含量利用十字交叉法来巧解的典型题目,但由于各成分S%数据不巧(且结果是质量比),倒不如直接用常规解法简捷。因此,在解题中不可片面追求巧解速算,滥用各种巧解规律,否则会欲速而不达。有时,常规解法即是最佳解法。 例3 甲醛与某单烯烃的混合物中含氧的质量百分含量为x,则其中含碳质量百分含量为 [ ] 解析 因甲醛(CH2O)与单烯烃(CnH2n)中,碳与氢的原子个数比均 评注 解题中若能善于运用求同思维,巧妙利用题中条件,则可化繁为简。 例4 已知乙炔、苯和乙醇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碳质量百分含量为72%,则该混合物中氧的百分含量为 [ ]。 A.24% B.22% C.8.8% D.17.6% 解析 该题目因C2H2、C6H6及C2H6O中C:H并不完全相同,看似不可用上例方法巧解,但若把C2H6O变换写成C2H2·H4O,则前一部分C:H三者达成一致,可先求出H4O这部分所占百分含量为1-72%- 为D。 同样,若把乙醇换成乙醛(C2H4O→C2H2·H2O)或乙酸(C2H4O2→C2H2·H2O2)均可用上述方法来解答。 评注 不少巧解方法,虽然仅适用于一些特殊题型,但若能深入理解,异中求同,巧作变换,将会使应用范围扩大,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和提高思维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