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命题:曹得焰
姓名 考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 )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
2.由于天气寒冷,同学们将门窗紧闭,待在密闭的教室里,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现象,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
A.低血糖使脑细胞葡萄糖供应不足 B.脑部缺氧
C.线粒体不能产生足量的ATP D.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
3.切除垂体的动物血液中( )
A.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减少 B.血糖含量升高
C.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均不变 D.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4.下列几种形式的记忆中,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的是( )
A. 瞬时记忆 B. 短期记忆
C. 长期记忆 D.永久记忆
5.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医学界已指出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DM-1基因的产生是该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NDM-1基因
C.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1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D.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新的细菌(物种)已经产生
6.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B.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7.对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合理的是( )
A.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B.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
C.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萘乙酸浓度一定相同
D.当人体从寒冷环境到达炎热环境后,身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
8. 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 )
A. 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
B. 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 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9.下图是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示意图,其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肌肉和肝脏细胞中,均可发生②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等过程的实现
10.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弯箭头表示膜内、外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直箭头表示兴奋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11.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
A.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B.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
C.体液大量流失 D.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
12.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开水壶,缩手反射的发生与疼痛的时间是
A.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 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
C.先缩手反射,后感到疼痛 D.变化不定
13.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14.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
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15.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吞噬外来细菌,必须有抗体参与
B.同一人体的B细胞和T细胞所含基因不同,功能也不同
C.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D.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都能合成单克隆抗体
16.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体后,短期内该狗血液中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可能是 ( )
17.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 )
A. 43% B. 48% C. 52% D. 57%
18.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
图,其中x细胞是指( )
A.B细胞 B.T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
19.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20.以下免疫过程包含非特异性的是( )
A.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B.皮下注射狂犬病疫苗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抗体 D.静脉注射抗狂犬病抗体
21.挤牛奶的女工常与患牛痘的奶牛接触,她们手上会出现牛痘脓疱,但在天花流行时,却从不感染天花。这种免疫物质的产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的关系最密切( )
A.线粒体 B.内质网 C.高尔基体 D.核糖体
22.氏野马重归自然的实验,标志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已经从单纯的物种异地保护阶段迈向物种回归自然阶段。有人预计,数年后,这些野马将发展成为一个野生种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野外的普氏野马的基因突变频率将不断增加
B.野外的普氏野马某些基因的频率将会发生定向变化
C.野外的普氏野马有助于该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
D.野外的普氏野马与圈养的普氏野马因环境不同而产生生殖隔离
23.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丧失一切免疫功能
B.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就是指艾滋病
C.HIV主要由DNA、RNA 和蛋白质构成,但没有核糖体
D.HIV在离开人体后还能存活很长时间,危害极大
24.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吞噬细胞 ⑦抗原决定簇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25.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
A.去掉顶芽
B.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26..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
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
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A.背地(心)生长 B.向水平方向生长
C.向光生长 D.无法确定
27..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
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
A.a B.b C.c D.d
28.下列植物激素中,可以促进组织分化的是( )
A.细胞分裂素 B.生长素 C.赤霉素 D.脱落酸
29.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田鼠打洞和夜出活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狼和鹿能迅速奔跑,两者进行相互选择
C.狗的牙齿坚硬,是长期磨炼出来的
D.有一种猫头鹰因视力弱、行动迟缓,捉不到田鼠而被淘汰了
30.关下图所示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图中,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出现的频率,A点比B点高
B.乙图中,该病的致病基因只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丙图中,植物净光合作用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D.丁图中,曲线表示动物肌肉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共三道大答题,每空2分,共计40分。)
31.(16)下图甲示反射弧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甲图中f、e、c、b和a分别表示的结构依次是 ,
它们共同组成 。
(2)神经纤维在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内外电位表现为 。当神经纤维的某处受刺激产生兴奋时,表现为 ,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局部电流,使兴奋依次向前传导。
(3)乙图是甲图中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此结构叫 ,它包括
三部分。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只能是单方向的。当发生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 。
32.(14)根据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TRH是 。
(2)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 ,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