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安徽省野寨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 0分)
1.秦始皇自称“始皇帝”,被称为“千古一帝”:他所创立的皇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周时期的( )
①王位世袭制 ②分封制 ③嫡长子继承制 ④郡县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安徽宣城某班同学自编自导了一部历史短剧,剧中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帝王穿棱历史隧道谈论起自己的丰功伟绩。其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 )
A.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唐太宗:“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
C.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3.下面有关瓦特和改良蒸汽机的图片反映的内容对英国政治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
A.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B.英国内阁制形成C.英国两党制形成
D.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取得更多席位
4.《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C.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 D.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
5.康有为主张“改定地方新法,推行保民仁政”,孙中山主张“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 之”。二者在民权主义主张上的不同点表现在下列哪个方面 ( )
A.国家政权的性质B.反对外来侵略
C.国家政权的组成D.主张断发易服
6.右图体现出的重大历史意义有 ( )
①威胁了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
②是解放军由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转折点
③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④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②③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