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现代文复习指导
第一节 现代文的理论基础
一、现代文的考场阅读涉及到许多相关知识的完善与应用,就把握好各种基础知识,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心里才能不慌。
1、 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说明、记叙。
2、 文章结构:入题、分述、过渡、转承、设伏、呼应、推进、收合。
3、 表达方法:如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景抒情等为表现主体而用的“借”、“托”等手法,此类方法均就注意找出表现景与物特征的词语与句子,文章通过它们来反映所要言的志,喻的人、抒的情。如《塞上柳》及课本中的《白杨礼赞》等文章。还有为突出正面的“比”和“衬”等手法。如对比、比较、烘托、反衬等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能较好地突出所写主体的特点。如1995年上海高考卷中的《暴风雨》一文描写暴风雨的肆虐就是映衬大自然那无与伦比和谐的美。此外,还有为了强化重点的“铺”和“染”。
4、 词语的作用:限制、补充、修饰
5、 句子的作用:点题、提示中心、过渡、补充说明、照应、呼应等。
6、 各种修辞方法在不同文体中的作用。
常用修辞方法的分类及作用:
比喻(明喻、暗喻、借喻):生动形象。
拟人:生动形象。
夸张(夸大、缩小):更鲜明更突出地表现事物。
排比:增加语言气势,增强文章表现力。
对偶:增强表现力,增加节奏感。
反复(连续反复、间隔反复):加强语气,增强表现力。
设问:引起兴趣,启发思考。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