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①及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时向有关部门如实报告事故有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戴上用浓NaOH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碱性物质的水溶液解毒;④被转移人群可戴上用Na2CO3处理过的口罩(湿润);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⑥及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和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气中喷洒水就可以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2.“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用甲烷合成乙酸乙酯,欲使原子利用率达到最高,还需要消耗的其他反应物有 ( )
A.CO B.CO2和H2O C.H2O和 D.CH3OH和O2
3.现代科学证明,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确有其科学道理,因为 ( )
A.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B.用银器盛放牛奶,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银元素
C.银易导热,牛奶凉得快
D.银的化学性质稳定,坚固耐用
4.在实验室中,下列处理方法不会导致空气污染的是( )
A.用稀盐酸处理试管中的FeS固体 B.用乙醇浸泡试管中少量的酚醛树脂
C.用浓盐酸处理试管中的KMnO4固体 D.将Fe(NO3)2和稀硫酸同时倒入废液缸
5.碘化钾溶液味咸且苦,口感差,在空气中潮解,且易被氧化析出单质碘从而使碘损失。我国从1989年起在生产加碘食盐时改加碘酸钾(KIO3),为了检出食盐中是否加有碘酸钾,除使用H3PO4(降低待测液pH值)和淀粉外,还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氯水 D.苏打溶液 C小苏打溶液 D.大苏打溶液
6.组成某蛋白质的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测得此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46,由此可以推断该蛋白质含有的肽链数和氨基酸个数依次为(假定肽链之间无化学键连接)( )
A.3和44 B.3和
7.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 )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
B.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的缘故。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D.“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8.环己醇、丙酮(CH3COCH3)和戊醛(CH3CH2CH2CH2CHO)的混合物
A.74.75 B.
。。。。。。
。。。。。。
完整的试卷内容,请免费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