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⒈5分,共计5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外交流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回答1-5题。
1. 秦汉时期,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到中国
B. 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洲地区
C. 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
D. 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2.唐朝时阿拉伯人阿里在中国长期居住,期间他可以从事哪些活动
①开办邸店 ②娶中国姑娘为妻 ③参加科举考试 ④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④
3.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
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4.明初禁止私人对外交往的最主要原因是
A.倭寇骚扰东南沿海地区 B.中外通商对中国不利
C.葡萄牙人侵占澳门 D.荷兰人侵占我国台湾
5.以下对于明清时期传教士在中国活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为中西文化交流作了贡献②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兴起③留居中国传播天主教④把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传到中国来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赋税制度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经济的盛衰。回答6—9题。
6.我国征收农业税开始于
A.井田制 B.相地而衰征 C.初税亩 D.租庸调制
7.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初税亩 B.编户齐民 C.租庸调制 D.一条鞭法
8.两税法的实行使唐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了,这部分收入主要来源于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手工业者 D.少数民族
9.明朝后期一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制度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以货币形式征收租税 B.废除了长期存在的人头税
C.减轻了对农民的控制 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
。。。。。。
完整的试卷内容,请免费下载: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