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学校不仅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还是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建设高格调、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吸收世界文明成果,培育高素质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具有重大影响。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当走在社会的前面,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分析
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它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但是,在操作校园文化建设时,人们又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总是从实用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偏离其价值意义。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地表现在过分注重功利主义的目的,而忽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大多数学生发展成长的主题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应该是使它成为承担精神文化的载体,建设物质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背离了这一宗旨,有的学校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和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对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津津乐道。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单纯的物质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文化建设的意义。具体地说,各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追求,离现代教育对学校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教育的功利色彩较浓,无视学生主体发展的应试教育仍很有市场,初中变相分快慢班的做法屡禁不绝,艺术教育、劳技教育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显得相当薄弱,这些无不昭示着观念文化的滞后。
(二)校园文化中的的传统色彩浓重而现代意识淡薄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遗产,理当发扬广大。但也无需讳言,传统文化中的与现代教育思想相抵触的有碍于现代意识确立的那部分内容也往往被我们所继承,而成为校园文化的组成部份,如古人对教师地位作用的界定,常被学校用来开展尊师教育的依据,“天地君亲师”的至高地位,“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拥有先天的权威,不利于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韩愈关于教师作用的界定,突出了教师在知识传承方面的作用,而无助于教育创新与创新教育。传统的学习观强调勤与苦,那种悬梁刺股式的刻苦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诚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不少学校把勤奋刻苦作为校训,告诫学生:勤奋再勤奋,刻苦再刻苦,掠夺式的智力开发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历史文化背景下得以持续并使之具备了合理性。
教育要面向未来,首先要具有现代意识,表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就要着力体现时代精神,扬弃那些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的传统文化,吸纳补充先进文化的营养,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用全新的文化培育一代新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封闭状态明显而开放性不足
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总是按照传统的思维,尽最大可能构筑起封闭的校园文化体系,以抵御社会文化中的消极的有害的东西渗入,使青少年能在一个相对洁静的安全的学校环境中茁壮成长。校园文化的这种自我封闭状态,显然不符合开放性的现代教育要求,长久的封闭只能培养出社会适应不良的温室花朵,封闭的校园文化与博大丰富多元多彩的社会文化相比尽管具有相对的高雅性,但其单薄刻板的一面也不容忽视,师生接触的文化越是单一、刻板、枯燥就越缺乏抵御诱惑的能力,学校只有积极主动地投身于社会环境,构建起开放性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校内外的互动,使学生经受各种锻炼,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鉴别、选择、批判、抵制能力,不断提高文化品位,才有可能使学生免受社会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毒害,在复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
审视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明确努力方向,采取相应的策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首先有赖于校园文化主导价值观的确立,主导价值观是对校园文化构成具有导向性作用的观念,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为此,在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策略时,把它放在首位。校园文化建设由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推进,是构建校园精神的必由之路,因此确立主导价值观显得格外重要。学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育人,关键是育什么样的人和怎样育人的问题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新人和科学地育人应是教育的基本功能和永恒追求,面对多元、多变、多彩的现实社会,学校培养的新一代必须有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有着承受挫折战胜危机的顽强意志,善于进行自我反思和调控,敢于负责,勇于开拓,善于沟通,乐于合作,具有崇高的人格力量和独特的个性魅力。概而言之,学校要培养的是富于主体精神的公民,唯其如此,才能适应未来社会所需,学校教育应以此为目标,校园文化体系的建构显然也应以有效培养这样的新人为准,这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价值观,以此为导向、为目标开展的校园文化必将促进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
(二)在确立了主导价值观之后,就需要对校内各种文化形态进行整合,它主要有:群体层面的教师文化、学生文化、领导者文化;组织层面上的班级文化、团队文化;其它层面上的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等。对这些文化进行整合,使之能补充、丰富校园主文化,构成多彩生动的校园文化是体现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在以下五个方面狠下功夫:
1.以传统优秀文化为基点,吸收先进德育思想的营养
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既需外部新因素的冲击,也要从内部挖掘来源活水。“面向世界”,首先是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然后是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而“面向世界”,必须有一个坚定的立足点,这就是传统民族文化。没有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扬弃、传承,也就谈不上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操,就会出现卑视本民族的倾向,校园文化现代化也就无从起步。
在校园文化建设面向现代化的实践中,必须接受先进德育思想的营养,我们应大力倡导“教育的人性化”这一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主导教育思想,强调人格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它不仅注意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而且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信念、价值观等方面,从这一教育思想出发,致力于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使学生具有时代新人的特质,最终校园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基于这种认识,宁阳二十四中确立了“培养具有民主素养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为校园文化建设奠定了民主文化的根基。我镇中心小学以校本课程开发为载体,确定了“让生命更精彩”这一课程主题,通过文明礼仪、行为规范、自护自救、交流合作与竞争、环境保护等系列化的教育活动,培养了学生作为现代人应具有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浓化了校园文化氛围。
2.运用校园文化载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1)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征进行分层次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伟大的成果,增强民族自豪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契机,特别是重大的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课堂渠道及班会、团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宁阳二十四中的《三步六环七十课德育系列教育方案》,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教育的总体规划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使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了系统性和长远眼光。
(3)注重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校园里的时事走廊、学生的阅览室里的报纸及刊物,全天开放提供给学生阅读的一切机会,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做到人在校园,放眼看天下。
3.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学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学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那种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管理部门的责任的狭隘意识,正是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上普遍不尽人意的重要原因,校园文化全员共建,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4.构建美丽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校训、校歌、校风、校规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文化形象。同时加大投入进行设施建设,更新教育设施,推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优化育人环境。我镇中心小学着力优化育人环境,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美化净化校园,植树、栽花、种草、名言警句随处可见,努力使学校的每一面墙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
二是营造书香校园,开展师生大阅读活动和人人讲普通话活动,营造了一种好学、文明、儒雅的文化氛围。
三是形成研究风气,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个教职工,针对自己的特点,人人明确一个研究专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即课题),定期交流、及时反思,把每一项平凡的工作都变为研究探索的宏大领域,提升了工作的价值和人员的精神品位。
5.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学生心理咨询站,配备专业心理学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为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此外,可以经常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举办心理讲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使每一位学生在学校健康成长。
目前,由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对其精神因素的作用认识得不够全面、深入,发挥不出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积 极作用。所以,目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的意义。文化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不论是物质还是精神,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构建起来的,要花很大的力气去做才行。因而,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构筑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校校园文化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高中各年级课程推荐
|
||||
年级
|
学期
|
课程名称
|
课程试听
|
|
高一 |
高一(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 | ||||
数学拔高 | ||||
物理 | ||||
化学 | ||||
生物(一)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中专项突破课
|
语文写作 | |||
英语阅读理解 | ||||
英语写作 | ||||
英语完形填空 | ||||
物理功和能量 | ||||
高二 |
高二(上)、(下)同步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数学(期中串讲) | ||||
数学(期末串讲)(理) | ||||
数学(期末串讲)(文) | ||||
化学 | ||||
生物(一) | ||||
生物(二) | ||||
生物(三) | ||||
地理 | ||||
历史 | ||||
政治 | ||||
高三 |
高考第一轮复习
|
语文 | ||
英语 | ||||
数学(理) | ||||
数学拔高(理) | ||||
数学(文) | ||||
数学拔高(文) | ||||
物理 | ||||
物理拔高 | ||||
化学 | ||||
生物 | ||||
地理 | ||||
政治 | ||||
历史(韩校版) | ||||
历史(李晓风版) | ||||
高考第二轮复习
|
数学(理) | |||
数学(文) | ||||
英语 | ||||
物理 | ||||
化学 | ||||
地理 | ||||
高考第三轮冲刺串讲
|
语数英串讲(理) | |||
语数英串讲(文) | ||||
物化生串讲 | ||||
史地政串讲 | ||||
高考试题精讲
|
数学(理) | |||
英语 | ||||
化学 | ||||
物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理) | ||||
2021高考研究2021高考策略(文) | ||||
Copyright © 2005-2020 Ttshoppi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 |
云南省公安厅:53010303502006 滇ICP备16003680号-9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